昭昭(化名)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离婚了,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在异乡另组了家庭,鲜少来往。年逾古稀的奶奶在村尾的山坡平房里艰难地抚养他,家境的困难使他的生长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孩童,也使他在村落的孩童中更加落寞地独自成长。
8月24日,市级青年文明号集体、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昭昭的家里,为他带来了学习、生活用品和助学金,鼓励、开导昭昭战胜困难,努力学习,创造未来美好的生活。重症医学科青年文明号号手、副护士长陈兰兰表示,鉴于昭昭的年龄及学业情况,将定时地进行电话和实地的回访,根据昭昭学业的需求安排专人进行辅导,以及关注其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必要时会借助于本专业的优势对孩子进行良性的干预。
在泉州,像昭昭一样失去父母关爱、家境贫困的“事实孤儿”还有很多。日前,泉州团市委、市创建青年文明号组委会发起“泉州市青年文明号爱心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活动以“青年文明号号户结对”为载体,动员青年文明号集体发挥岗位技能和行业优势,深入对接我市事实孤儿数据库,主动结对帮扶我市困难青少年和孤儿贫困户,并于8月25日前后开展集中行动。
一次液化气爆炸事故,使鑫鑫(化名)失去了父亲,他和姐姐以及在那次事故中失去劳动力的母亲每月仅靠一千元的低保费勉强维持生活。在得知鑫鑫一家的困难后,省级青年文明号集体、中石化泉州滨江加油站组织员工为鑫鑫送去了慰问品。“如果有需要,可以和我联系,能帮上忙的,一定帮。”在慰问过程中,该站站长王文栋留下了联系方式,以便长期帮扶。王文栋表示,为了更大限度的帮助鑫鑫,他已拟定了一份详细的帮扶计划上报公司,计划涵盖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
本次活动得到了全市广大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响应,首期活动共有216家青年文明号集体结对帮扶216户事实孤儿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爱心捐赠、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帮扶。
据悉,全市共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64家、省级“青年文明号”506家、市级“青年文明号”超1500家。接下来,各级青年文明号集体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积极结对帮扶困难青少年,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合力为建设“五个泉州”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