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新晋江人”生态环保流动课堂初进内坑镇湖内村夏令营 社工对环保知识进行“加料”
    2014年7月23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2014年7月17日上午,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暑期“三下乡”赴晋江市生态调研队来到了内坑镇湖内村青少年儿童暑期夏令营中开展“新晋江人”生态环保流动课堂活动。此次生态调研活动在队长吴炫的带领下,与其他五名队员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园,走进小学生群体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影响新一代,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并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回馈社会,助力晋江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内村社工从旁协助,并丰富环保活动形式,为环保知识进行“加料”。

 

“绿色畅想家——环保小课堂”

在社工们的引导下,吴炫等5名青年志愿者们熟练地进行活动准备。在每日一歌的时间里,青年志愿者们主动教营员们《蜗牛》这首歌,在歌声中渐渐拉近彼此的距离。营员们都很喜欢这5名青年志愿者。

接着青年志愿者们为营员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环保小课堂。首先通过介绍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再以可可小爱公益动画《垃圾分类篇》引入,让营员瞬间记住了垃圾的四种分类及代表颜色;接着具体讲解垃圾的正确分类和垃圾的危害两个知识点;最后以趣味的互动儿歌和知识竞答环节让营员巩固今天的环保知识。

内坑镇湖内村青少年儿童暑期夏令营是福州大学赴晋江市生态调研队的第一站,青年志愿者们在做完活动便赶赴其他夏令营继续进行环保宣传活动。据了解,环保宣传活动只是他们这次实践活动中的一小部分。在暑假期间,他们还会与环保局进一步交流,在晋江市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环境调研和监测活动,例如下乡采取水样,作对比实验;检测空气中重金属等。

 

社工对环保知识进行“加料”

下午,夏令营的社工们延续上午的环保主题。为巩固和加强营员们的环保小知识,并提高对环保知识的应用技能,在小队时间里设计了环保知识比赛。

比赛共包含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环保小知识笔试题,包含25道选择题和10道判断题,让营员通过团队的智慧共同完成试卷;第二个环节是“给垃圾找个家”,每队都有一组道具——写有代表四类垃圾的白纸、不同类型垃圾的标识、一包“垃圾”和一支固体胶,小队成员通过共同讨论,将“垃圾”包里的“垃圾”进行分类贴到相应的“垃圾桶”上,模拟现实的垃圾分类过程,同时贴上相应的垃圾类型标识和所代表的颜色。在比赛结束后,社工公布了答案,让营员知道正确答案,并能在生活中应用。通过这两个环节,让营员掌握环保小知识,并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学会垃圾分类。

 

环保活动持续开展,不断创新形式    

“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还会有环保的手工课啊?”“姐姐,今天的哥哥姐姐还会不会再来?”

经过今天的活动,夏令营的营员对环保活动变得更有兴趣了。环保主题活动是晋江市青少年服务中心内坑湖内工作站经常开展的一类活动。从一开始的介绍环保知识,到已经开展了三期的环保时装秀,都立足于让青少年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并让青少年学会“变废为宝”的手工能力。

福州大学赴晋江市生态调研队的青年志愿者们也表示,如果有时间将会继续配合工作站社工的工作,继续将环保活动开展下去,创新更丰富、更有效的形式。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