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福建南安:打造三大平台 升级“青年志愿服务2.0模式”
    2015年4月16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南安一中的蔡同学是一名热心公益的青年志愿者,“以往利用课余时间去公益活动,但是只能联系到周围几个热心的同学一起做,力量非常有限,帮扶效果也杯水车薪,”蔡同学说,“现如今,我在青年志愿者服务驿站找到了组织,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们,并且加入其中,参加了很多活动。”
   今年3月,共青团南安市委分别为美林杨晓峰警务室、洪濑心愿青年志愿者理事的宝中旅行社授牌成立了“南安市青年志愿服务驿站”,蔡同学作为“驿站”成立后首批发展的35名青年志愿者之一,体验到了南安市打造“青年志愿服务2.0模式”的好处。
    在南安,以往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都会经历研究活动内容、发文组织人员、活动现场拍照、后期宣传报道等几个步骤,场面轰轰烈烈,活动后“一哄而散”。从长远看,志愿服务收效甚微、影响短暂。“团市委及时察觉了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迅速组织人员调研,研究升级转型对策。”共青团南安市委书记傅清霖这样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们推出南安‘青年志愿服务2.0模式’,致力于打造青年志愿服务的‘云平台’‘金菜单’‘孵化园’,把南安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引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打造“云平台” 变“一传一”为“一传十、十传百”
    “我想去参加口才培训班,将来当一名小主持人”、“我想要一个文具盒、一盒12色的彩色铅笔”、“我想去厦门的海边玩”……,一张张语句稚嫩的微心愿卡整齐显示在南安青年网的“圆梦微心愿服务平台”上。
    填写这些微心愿卡的,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农村学校的学生们,还有边远山区学校的留守儿童。他们从分布在南安的各中小学校中填写自己的微心愿,通过网络汇聚到南安青年网,静静地传递给网站来访者。“孩子们的心愿都很简单,很质朴,对自己来说,只是尽了举手之劳,但对小朋友们来说,一个微小心愿的实现,可能会影响到日后他们的观念或行为,使他们学会感恩,学会帮助别人。”南安市洪濑镇团委书记黄雪娇在网络认领微心愿时候,留下这么一句话,“个人力量确实有限,但汇聚起来,可以凝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关注每一位青少年的微小心愿,只是南安青年网发挥“云平台”作用的一个方面。除了设立“圆梦微心愿服务平台”,发起、传播、认领青少年的微心愿以外,南安团市委还在南安青年网上设立“青年志愿者服务平台”,实现全市青年志愿者在网络上登记注册、学习培训、网络流动管理和奖惩考核等功能。南安青年网的“青少年12355服务台”,打破以往青少年朋友面对面不敢倾述的困局,网络收集他们的心声。自2014年底运行至今,已累计收集青少年心声50余条,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20余人次。
新媒体发出青春正能量。南安团市委还建立“南安青年”官方微博、“南安青年”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平台,不止把孩子们的微心愿,还把活动的效果、公益的理念、助人的思想散播出去,通过网络把青春正能量发酵出去,真正实现青年志愿服务影响力一传十、十传百。
    打造“金菜单” 变“形式单一”为“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以往做青年志愿服务,经常只是组织去敬老院做做饭、扫扫地,形式非常单一。”曾有青年志愿者这样“抱怨”道。南安团市委收集到这样的声音后,主动作为、科学研究,出台了一份涉及服务大型活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免费医疗、敬老助老、家园清洁、环境保护、法制宣传、贫困学生帮扶等八大项的青年志愿服务“金菜单”,指导全市基层团组织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在“金菜单”的指导下,南安团市委主动承接党政中心工作,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材博览会、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凤山文化旅游节、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活动等。2015全市青年志愿者参与完成造林绿化任务9860亩,累计开展志愿服务200多场次,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0000小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一年来,全市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共摸底出贫困青少年、失亲青少年、孤儿等困难青少年482名,建立“南安市贫困失亲青少年数据库”。南安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牵头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希望工程 圆梦行动”、“圆梦微心愿”活动、“让这个冬天不再冷”暖冬爱心公益行动、“青春同行”进基层送温暖统一行动、“青春同行 助孤行动”等帮扶活动30多场,发放各类青少年帮扶资金和物资90多万元,帮助贫困准大学生196名圆大学梦,走访慰问360多名困难青少年,帮助3500多名少先队员实现微心愿。南安全市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结对青年志愿者组织42个,培育阳光行动助残服务示范站1个。
    “有付出就有收获。”青年志愿者小张这样说道。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中央文明办、全国社区志愿服务总站评为“全国社区优秀志愿服务队”。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黄清火荣获福建省“乡村道德好青年”称号、首届南安市青年道德模范。福建日报分别以《给爱心一个不偷懒的机会》《回乡支教,带回不一样的爱》为题,大篇幅宣传心愿青年志愿者、向阳暑期支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肯定南安青年志愿服务成效。
    打造“孵化园” 变“单打独斗”为“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以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管理比较分散,没有一个集中的办公场所实现统一管理。”南安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林雪玲介绍道,“这让我们很头疼”。南安团市委从培育社会组织扶持培育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立体式关注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和壮大,打出系列“组合拳”,打造青年服务“孵化园”,让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互相整合资源、抱团发展。
    当收到《关于同意成立南安市沁心社工事务所的批复》时,事务所创立者郭艳止不住心中的喜悦:“这标志着南安的专业社工队伍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南安市沁心社工事务所是在团市委的主导下,成立并入驻市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的第一支专业社工队伍。“南安团市委为我们的申报成立,提供了很多的指导,还为我们提供的工作场所,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南安团市委还结合上级团委的指导,“走出去”设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驿站。今年3月份,南安团市委组织人员设计青年志愿者服务驿站LOGO和标识,并分别为美林杨晓峰警务室、洪濑青年心愿志愿者理事的宝中旅行社授牌成立《南安市青年志愿服务驿站》,配备手电筒、充电器、雨伞等应急物资。团市委还对接南安市义工协会与杨晓峰警务室,利于下一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南安团市委还重点培育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和南安市义工协会,为他们解决项目申报、人员招募和办公场所建设等困难。一段时间来,两支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快速发展,还获得不少的荣誉和肯定。心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被中央文明办社区志愿服务全国总站授予全国“优秀社区志愿服务队”、“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称号,服务队团支部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五四红旗团支部”,有3百多人次会员获全国及各级表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共青团网、中国文明网、福建电视台、福建共青团、《泉州晚报》等媒体对团队活动对两支青年志愿服务组织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