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安溪共青团扎实推进青春同行助孤行动
    2014年11月3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自2014年6月,福建团省委联合省民政厅正式启动“青春同行 助孤行动”以来。安溪团县委全面贯彻落实《共青团福建省委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通知》和《共青团泉州市委关于广泛开展“青春同行 助孤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迅速启动“‘爱+梦’同行 守护阳光下的青春”助孤行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配合、团委运作”的工作格局,帮扶工作实现了组织到位、硬件到位、职责到位、制度到位、人员到位及宣传到位等“六个到位”。

夯实基础
提升帮扶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服务宗旨。专门成立助孤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共青团安溪县委深入开展“青春同行 助孤行动”的实施方案》,并以“让同在蓝天下的孩子阳光成长”为服务宗旨,切实做好助孤关爱帮扶工作;二是摸清情况,建立帮扶档案。为了摸清情况,8月份,安溪团县委通过电话调查、实地走访、查询资料等方式对数据平台中507名孤儿的家庭地址、出生年月、联系方式、致困类别与致困原因等信息进行修改完善。截止目前,安溪助孤管理系统中共有较完善的孤儿信息501条;三是整合力量,创建帮扶网络。依托县供电公司成立“‘青春同行、助孤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并以此为轴心,按区域划分成立14支“助孤行动”志愿小分队,吸纳供电所、派出所、信用社等青年文明号志愿者和省、市红旗团组织团员青年,在有关基层站所建立服务点,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帮扶管理网,覆盖全县24个乡镇。为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青春同行、助孤行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专门建立公益网,发动爱心家庭、爱心人士、青年志愿者等与孤儿“联姻”结对帮扶,初步形成“网络联通、组织联合、工作联动、活动联办、对象联姻”的助孤帮扶运行格局。

完善制度
创设帮扶工作机制
  为使帮扶站更好履行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帮扶救助真实准确,安溪团县委还建立五项工作制度:一是助孤物资专人管理制度。建立救助物资进入、支出登记账册,由专人记账,专人管理;二是物资发放实名制制度。发放助孤物资时,坚持入户核实,本人签字领取物资的救助程序,确保救助物资发放到最需要帮助的孩子手中;三是定期公示制度。每个季度将受助的孩子名单和救助物品及数量在服务队告栏上公示七天,保障救助物资发放的公开、公平、公正;四是帮扶救助回访制度。每次发放完救助物资,都进行一次随机电话回访或入户回访,发现错发情况及时纠正;五是创设“1+1+1+N”运行模式。即1个校内爱心小组、1支专门服务队、1个基层团支部,N名社会志愿者对口帮扶1个孤儿。校内爱心小组负责一周一次课业辅导、一周一次的谈心、一月“一次家访慰问”。服务队负责实地走访更新孤儿信息、每周一个电话、每学期一次体验活动、每年节假日的微心愿圆愿活动等。基层团支部负责做好孤儿身边事帮扶。社会志愿者则负责筹备孤儿帮扶的系列活动。

丰富载体
加强帮扶常态运作
  一是开辟网上专栏。依托安溪公益网开辟“青春同行 助孤行动”专栏,开通热线电话26005885(理理我帮帮我),招募社会志愿者、实时更新孤儿帮扶动态、发布孤儿微心愿、对接爱心人士帮扶孤儿;二是做好节日集中帮扶。“青春助孤”专门服务队每年将开展“六节六体验”活动。即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六节, 组织省、市、县级青年文明号志愿者走进乡镇,以座谈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各类助孤活动。如今年中秋节,组织了24家省、市、县级青年文明号走进金谷镇,为48名孤儿、留守儿童送月饼、送书包,一起博饼,与他们共度佳节;三是做好日常生活帮扶。联合安溪县供电公司、安溪移动分公司等单位、琪彤香茶业等6家爱心企业走进14个乡镇开展“同圆茶乡 青春护航”圆愿活动8场,为1000多名孤儿、留守儿童圆愿,同时启动“微爱传递·圆梦2014”行动,联合爱心企业邀请孤儿到县城,开展“进入梦想大学”、“茶乡一日游”、“同在蓝天下”等特色主题活动;四是做好专项帮扶。对帮扶对象进行分类,启动“暖心行动”关爱孤儿、“圆梦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在今年开展的“金秋助学”活动中,除了向市级团委申请助学金以外,安溪团县委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活动5场(次),捐款捐物10万余元,资助30多名困难学生上大学,其中孤儿16名;五是做好心理帮扶。对于一些心理压力较大,以及因发生意外灾害心理上存在恐慌、焦虑的孤儿,安溪团县委积极为他们搭建亲情小屋,聘请心理专家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及精神安抚,使他们阳光成长。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