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溪县茶业学校、慈山农中、华侨职校等学校以及茶叶企业、产茶乡镇吸引省内外中小学乃至高校学生到安溪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重要的社会实践基地。暑期临近,这些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又开始热闹起来。
年接待4万多名学生
了解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亲手采摘茶叶,和小伙伴们合作制一泡好茶……近日,来自晋江市11所小学的43名小记者们和59位华侨大学的大学生们一同走进安溪茶校,共赴一场茶文化“体验之约”。
安溪茶校校长李瑞章说,为将学校打造成专业化的社会实践基地,学校投入人力、物力,建设茶文化展厅、茶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受到省内外学校的青睐,仅2013年,学校就接待县级以上社会实践团体60多个,接待人数近5000人次。
而作为“泉州市级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之一的慈山农中,通过几年建设,年接待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更为成熟。年接待学生能力超3万人次,其中不少是海外学生。
此外,还有不少高校与安溪县茶企联手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如福建农林大学与安溪桃舟乡共建科研实践基地,仰恩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也纷纷与安溪县茶叶企业、产茶乡镇“联姻”,每年都会组织大批学生到这些基地进行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每年到我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超过4万名。”安溪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践内容丰富多彩
带队来安溪实践的华侨大学老师李兵告诉记者,“社会实践活动分为调查式、体验式两大类,安溪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仅可以给学生充足的体验感受,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文化上和社会问题上的深层次思考。”
在安溪,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以尝试不一样的实践体验。如在安溪茶校,小学生可以看茶艺表演,可以品读茶诗,也可以听茶歌,还可以认识到不同的茶叶品种;中学生可以了解茶历史,茶文化,动手采茶,体验劳动的乐趣;大学生可以调查茶文化,茶市场,茶产业,亲自体验制茶的乐趣。
“没想到,铁观音制作要经过那么多工序,让我大开眼界了。”来自老挝的华侨大学学生张莹赞叹道。她告诉记者,她爷爷早年到老挝,长辈让她有机会要了解一下祖国的悠久文化。这次实践活动让她收获颇丰,对她所学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知识也有所帮助。
在慈山农中,学校将制茶和拓展体验结合起来,创设生活技能体验、场地拓展、水上拓展、高空拓展、团队游戏等一系列几十个项目。其丰富的实践活动内容足让学生们乐而忘返。在茶叶企业和产茶乡镇的“散客型”实践活动也同样精彩,如在感德镇,除了可以在茶叶基地和茶叶企业中调查了解,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到附近农家了解茶事。
增添旅游新鲜血液
年轻一代学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群体,每年4万多名学生到安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旅游产业不可忽视的群体。若能将社会实践活动与旅游完美对接,将为安溪旅游市场增添新鲜血液。
安溪茶校校长李瑞章说,学校在接受省内外学校预订实践活动时,就有意识将实践活动延伸到安溪推介和安溪旅游上。在为学生们“量身订做”的活动菜单上,记者也看到,学生除了可以在学校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外,还安排他们到中国茶都、洪恩岩风景区、清水岩等地旅游。
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300多名青少年华裔,先后到安溪学习体验,除了与当地学生交流外,青少年华裔还多次到清水岩、李光地故居、中国茶都、尤俊农耕文化园旅游观光,寻根问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享受学习的快乐,还认识了安溪,了解了祖先文化。”连续三年参加活动的新加坡华裔少年林佳敏说。
茶乡旅游资源是社会实践的精彩内容组成部分。“到我们村,除了可以参加制茶体验活动还可以游赏山乡美景。”安溪桃舟乡吾培村茶商肖连地说,日前,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学生到桃舟参加制茶大赛,不仅收获技能和知识上的提高,还能利用比赛间歇,到附近农家享受“农家乐”,到生态山林中放松身心,感受安溪迷人的山水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