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一艘可满载4250标箱的“中河”轮成功首航泉州港石湖作业区,创造了泉州港有史以来最大集装箱轮船停靠记录。在这个屡创记录的港区,有一支善于协调、精通管理的精英团队,尽管只有区区8人,但却为港区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泉州港石湖作业区4#泊位工程青年突击队。 石湖作业区4#泊位工程是省重点工程,于2006年11月7日开工建设,总投资3.26亿元,将兴建一个5万吨级多用途多用途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计划于2008年年底投产试运营。投产后,该泊位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极大带动泉州港深水港口的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该工程的建设,是实现“以港兴市”战略、实现亿吨大港的构想、促进泉州市国土开发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该工程突击队是一支以项目管理和服务为主的队伍,主要工作是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建设管理、促进各参建单位的相互协作、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工程存在的困难并力争尽快解决。 开工前,突击队便组织协调各参建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开工后,一些突发情况检验了突击队的快速反应能力。2006年底,工程甫一开工就碰到了棘手的问题。在28万平方米的施工水域内,常有大量的渔船和渔网阻碍施工。突击队员们一方面积极与当地渔民协商沟通,一方面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多次协商,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2007年8月,因受到多次台风的连续影响,基床回淤现象非常严重,沉箱安装作业无法进行。突击队员们果断出击,第一时间组织专家研讨,并派人外出考察,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一份完整的解决方案,为清淤工作顺利完成打下基础。2007年初,在沉箱预制场地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工程所在地石料紧张的困局。如果从外县市调运石料,成本要上扬30%。这时突击队再次承担起协调石源的重任,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本地的两个山头,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