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共青团如何服务泉州新一轮发展
    2013年5月2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围绕培育泉州发展的“创二代”、推动泉籍青年“回归创业”、吸引汇聚各类青年人才、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助推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等课题,团市委书记林培新,副书记傅文星、李毓文,纪检组长黄俊荣,副调研员孙伟腾等分别带领团市委相关部室人员深入基层,以座谈会、实地观摩等形式就大讨论的课题内容展开调研。4月15日,团市委召开大讨论活动调研情况研讨会,要求各级团组织在前阶段讨论和调研基础上抓好成果转化,促进长远发展。

培育泉州发展的“创二代”
      调研发现,各县区市团委在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等方面都有不少好的思路好的点子,比如丰泽区团委抓住青年创业的特点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培育青年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创业能力、创造良好创业环境、提高资金保障能力的对应措施;晋江、石狮、南安等团委则已经在学习培训、典型培育、金融服务、整合力量等方面采取行动;在和青年企业家座谈中,他们认为做企业也需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要懂得化忧患为机遇,以创新求突破。
      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已开展多年,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深化和发展?
      主要通过“六个一”来解决,一是实施一个工程,即青创圆梦工程;二是培育一种文化,即青年创业文化;三搭建一个平台,即青年就业创业沟通平台;四是完善一个体系,即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五是建立一个基金,即青年就业创业互助资金;六是推动出台一个文件,即扶持青年就业创业政策的文件。
      如何进一步深化YBC计划,有效联系和服务创业青年,真正培育“创二代”?
      重点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大品牌宣传,让YBC计划进高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二是加大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三是加大导师队伍建设,培育志愿团队;四是加大网络建设,实现上下联动;五是加大创新扶持,搭建服务平台。
      各领域团组织如何立足行业实际,助推“二次创业”?
      一是要推动团企互动,把企业所需、共青团所能、党政所盼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二是要推动社团互动,努力发挥团组织在整合行业协会和企业力量中的作用;三是要推动上下联动,把各级团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改变一些地方上面热热闹闹,下面不知道的状况。
      如何充分发挥非公企业团组织作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参谋作用,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建言献策,破解难题,助力企业生产发展。二是凝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活动,凝心聚力促企业和谐发展。三是先锋作用,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和技术创新,开展青年突击队、青年示范班组等活动,助力企业攻坚克难跨越发展。四是人才作用,推荐团干部在企业管理岗位中锻炼,开展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分层次推动人才培养等。

推动泉籍青年“回归创业”
      随着泉州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市委市政府回归创业工程的实施及老一代在外泉州人的带动影响,在外泉州籍青年回归创业的热情较高,不乏成功例子。同时呈现出不少好做法,比如晋江利用异地商会组织在外地设立青商会联络处,引导优秀泉籍青年回归创业,石狮则通过组织内外联谊等形式凝聚青年。
      如何拓展对台对外青年交流,宣传泉州投资环境,推介发展项目?
      一是建好机制,为主建立交流走访、投资论坛、跟踪落实、评先评优等机制,使其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建好队伍,努力在团干和青商会当中建立诸如青年招商团、异地商会青年招商联络组、海外青年联络组等之类的招商队伍;三是建好桥梁,定期组织招商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网络招商会、异地考察垦商会等活动,为泉籍青年回归创业牵线搭桥;四是建好项目库,拟与市县区发改、经贸等部门合作,建立共青团招商项目库,为青年回归创业提供有效服务。
      如何发挥青联界别组和青商会凝聚一大批创业有成青年的优势,加强与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青年经贸社团联系,加强经贸交流和项目合作,引进资金和项目?
      一是以商招商。青商会、青联成员中不少本身就与台港澳联系紧密,应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引进大项目大资金;二是亲情招商。抓住海外社团和乡亲回乡考察、寻根竭祖、参加泉州重大活动等契机,主动寻找机会发挥共青团作用;三是社团招商。发挥青商会、留学生联谊会、青年创业促进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组织招商活动;四是探索建立泉州海内外青年项目合作基地。

吸引汇聚各类青年人才
      在调研中,团市委和高校团委认真分析了目前的就业环境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发现许多毕业生择业的困难来源于缺乏对自己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而目前有些高校开展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就业见习”等工作项目对大学生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调研发现,目前外地团组织驻泉单位主要是提供交流平台,发挥吸引凝聚属地青年、对突发事件提前介入并给予法律救助等作用。

      如何发挥高校团组织、学生会作用,深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计划”、“就业见习”等,引导大学生留在泉州就业创业?
      一要强化“乐园”宣传,省长苏树林提出把泉州打造成民营经济发展乐园,它同样是青年就业创业的乐园,应加大泉州创业就业优势的宣传,用一些创业有成的青年典型现身说法引导;二要强化政策引导,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出台完善鼓励大学生在泉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用政策留人,用待遇激励人;三要强化平台建设,通过建立青年人才库,组织人才沙龙,开展人才论坛,建立人才创业联盟等途径,打造青年就业创业的乐园。
      如何加强与外地团组织、各类青年组织协作互动,协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引导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就业创业?
      一是加强非公企业团建,用团组织的职能优势凝聚员工;二是加强与外地团组织的沟通协调,组织外地青工来泉就业创业;三是实施青年技工振兴计划,参与或牵头组织青工的培训练兵考核奖励;四是与外地技工学校团组织协作,组织毕业生来泉就创业。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调研发现,乡镇一级团委普遍能按照“青春再出发”乡镇(街道)团干部能力激励计划要求,以乡镇、街道共青团(青年)工作联席会形式,围绕思想教育、文体活动、技能培训及就业创业、公益行动、学习成长等内容,研究制定一项实效性较强、具有可操作性、有地域特色的活动项目;同时,我市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城乡少先队手拉手、青少年事务工作站等品牌工作在开展关注弱势群体工作中均有各自的优势特色,也取得较好效果,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直属团组织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进而活跃新建后的直属团组织?
      一是整合资源,推动体制内外不同类别青年组织之间联建共建,形成合力;二是引领风尚,依托新媒体吸引凝聚青年,以正能量活动引领广大团员青年见贤思齐,健康生活,绿色出行,维护环境,践行文明礼念等;三是服务青年,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助力青年就业创业,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等。
      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城乡少先队手拉手、青少年事务工作站等如何在关注弱势群体中找准着力点,发挥更大作用?
      青年志愿者:一是积极探索建立泉州义工联盟,进一步把全市社会各界以及所有基层的志愿者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更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发挥作用;二是探索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建设若干青年志愿服务小站(爱心小屋),在积极宣传整合小站周边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组织、奉献爱心的同时,更系统的建立弱势群体资料库,使志愿者就近分组、就近结对。
      希望工程:一是转变资助重点,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读书问题;二是微调建校思路,以修建教学楼为主变为改建学生宿舍楼为主,配套附属设施;三是强化“手拉手”互助体系,帮助受助生增强自信、提高素质、成长成才;四是强化跟踪力度,加强受助生的后续培养和发展;五是加强社会化运作,持续有效地获取更多社会资源;六是进一步创新宣传策划,增强品牌意识,深化社会对希望工程的认可度。
      城乡少先队手拉手:一是组织校际互助交流,密切城乡少年儿童的友谊和感情;二是开展体验生活活动,增强感性认识;三是关怀贫困弱势儿童,帮助山区克服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青少年事务工作站: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探索把综治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12355青少年事务热线、青少年事务工作站等平台中找准服务青少年群体的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更加扎实有效地服务青少年民生。

助推文化创意产业
      泉州创意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以动漫产业为代表的创意文化产业才刚刚起步。泉州创意文化产业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因素是创意人才的缺乏,其中内容创意人才和将内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人才都十分欠缺,在充分对比闽南文化和本土青年创意文化等发展模式后,调研组提出共青团组织应积极与创意产业界联系紧密,与动漫公司、新媒体传播公司进行充分合作。
      在保护、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中如何发挥作用?
      一是引导乡镇、街道团组织和村级团组织利用网络、微博、博客、QQ群、论坛等加强闽南文化推介;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社区)青年文化节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了解闽南文化和民俗风情,三是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如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等。
      如何着眼于新媒体、动漫产业的发展,引领青年时尚文化,促进青年创意文化发展?
      新媒体:一要巩固优势,复制网络团建经验。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时尚文化黏合的新优势,凝聚创意文化达人;设计、策划、引导新媒体的时尚文化活动。二要大胆进军新领域、探索新途径,充分运用微博,提升“正能量”的吸引和凝聚,通过开展微视频、微平面、微动漫等能体现共青团特色、符合青年要求的“三微”公益作品征集等制作和推广,用新媒体的元素吸引凝聚青少年。三要继续强化与电视台、电台、分众传媒、移动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交流合作,发挥其在信息发布、活动推广、舆论引导等方面的优势。
      创意产业:高校应与创意产业界联系紧密,一是拓展相关课程,把有这方面兴趣特长的学生留在泉州本地;二是争取实习机会,把“教室”搬到“车间”,以“工作坊”的形式,提高学生创意能力。三是加大各高校创意类社团的整合力度,凝聚高校创意人才,推进全市高校在文化与创意设计方面的实践交流,打造泉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后方人才库。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我市共有35周岁以下市直公职人员有9228人,调研发现,作为市直部门的中坚力量,广大青年公职人员状况总体良好,在各行各业中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而青年文明号创建、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的开展,对强化行业青年的道德素质和服务水平起到推动作用。
      如何加强青年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务实高效、勤政廉政的好风气,在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中争当排头兵?
      一是加强日常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现场警示教育,专题讲座的形式加强教育。二是采取激励措施,通过选树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引导青年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三是采取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网络,微博等新媒体扩大宣传,使勤政廉政的良好职业道德深入人心。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如何进一步深化,提高创建质量,拓展创建领域?
      一是严格入口,按照创建要求,不符合条件,该退回重新创建申报就退回;二是注重实际,针对原先的考评标准可以再进行修改完善,使考评标准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实行届期制,持续保持青年文明号先进性;四是争取和文明单位评选挂钩,进一步激发创建单位的积极性。
      如何深化“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努力提高行业青年服务水平?
      可从市级层面,对各行业各系统的青年岗位能手活动进行统筹,形成完善体系,统一在面上开展推进,形成更好的影响力,真正发挥作用。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