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团委立足学校实际,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拓展团建“OPR”机制,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1355”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
“1”即紧盯一个目标。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激发报国责任心、社会责任感、成才自觉性,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发现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素质,服务社会。
“3” 即挖掘三种资源。一是制定、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二是主动聘用共建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指导学生实践;三是建设一支专兼职的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
“5” 即把握五个环节。一是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造势,动员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二是项目立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立项活动,广泛征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三是项目实施。各实践团队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访谈农村、社区居民,服务农村儿童、孤寡老人,生产一线顶岗实习,为自己返校后的大学生涯规划提供帮助。四是总结表彰。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巩固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五是全面推广。推广大学生社会实践理念,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二个“5” 即注重五个着力点。一是注重工作的部门协调,二是注重项目的征集遴选,三是注重过程的考核管理,四是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五是注重工作的研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