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全国特奥会火炬泉州传递活动现场,一群身着浅蓝色和白色相间的T-恤的年轻人成为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线。
“我的身后就是排成整齐队形的部队官兵,我是一名志愿者,我能不尽量站得笔直吗?”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广场举行的本届特奥会泉州火炬传递起跑仪式现场,抱着这样的单纯想法,青年志愿者洪灿玲举着引导牌,在观众方阵前以同一个姿态连续站了近2个小时。其间,汗水如流水般从脸颊旁留下,衣服被浸透大半,紧握着引导牌子的双手也因长时间的酸痛略有些颤抖,洪灿玲却始终脸上带着微笑,坚持到仪式结束。她和其他27位现场观众方阵举牌引导志愿者,将“不怕苦、不怕累”的志愿奉献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志愿者们周到服务的场景还可在助跑一线、沿途33个服务站等岗位上找到。
“每一段的火炬传递结束后,由各志愿者服务站的志愿者负责暂时保管火炬,再统一上交。请听到的服务站点逐一回复……”时钟指向上午8时,各志愿服务站志愿者的对讲机里传来志愿服务信息指挥中心的指令,马上,对讲机里响起各个志愿服务站志愿者果断、快速的反应——“5号收到”、“20号收到”、“1号收到”……一棒的火炬传递,均由火炬手及智障人士共同传递。为避免火炬传递手临场紧张,青年志愿者们像朋友一样,不断用和煦的语话鼓励、肯定他们,用快乐的情绪感染他们,确保了火炬手的临场状态。
只有2个多小时的传递过程,志愿者们的出色服务赢得现场不少嘉宾和观众的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