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福建团省委在泉州召开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驻闽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筹建工作对接会,并联合六省市团委向驻闽团工委授牌。 团福建省委书记赖军以及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团委的分管书记出席了会议,来自七省(市)团委的组织部长、青农部长、部分市县团委书记等40余人参加会议,并就如何在务工青年群体中加强与福建共青团组织的联系展开交流。 本次对接会系团福建省委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团中央对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加快中西部省份驻闽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建设步伐的积极举措。 会上,各省(市)团委围绕加快推进驻闽团工委的建设,更好服务外来青年在福建发展创业、和谐成长出谋划策,就各地驻闽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筹建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大家就下一步如何推进此项工作进行讨论。 团福建省委书记赖军指出,在当前集中力量推进外出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是实现“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和履行团的四项职能的基本要求,是流出地和流入地团组织的共同责任。福建各级团组织将坚决贯彻落实团中央的部署要求,做到协同推进,全面融合,并提出六条具体举措。一是建立协调机制。在福建省成立省、市、县三级务工青年群体团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省一级的协调领导小组,由福建团省委负责人担任组长,由六个流出省的分管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协调具体事宜。福建省在相关市、县参照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二是建立保障机制。由六省(市)选派团干部到福建省来挂职或驻点,由福建省一级为主、市一级团委配合,为驻闽团干提供食宿和工作条件,并发放津贴。三是建立工作机制。从2010年7月至12月,省级协调小组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具体事宜。市县两级团委参照执行。四是推进组织融合。六个省市驻福建团工委分别受派出团省市委和福建团省委的双重领导。驻福建团工委领导班子由六个省市团委任命,在选配班子时,应适当安排福建的团干部担任团工委副书记。对六省市驻福建团工委,福建团省委按直属团委进行管理。对驻福建相关市、县、区团工委,参照以上模式进行管理。五是推进干部融合。福建省各级团组织在酝酿团委委员、青联委员、评优评先、团干部培训人选时,应当安排一定名额给驻福建团工委。并将各省驻闽团工委的负责人主动纳入福建各级青联和青企协组织,便于他们主动融入、加强与当地团组织的联系,促进团工委日常工作的开展。2010年下半年,福建团省委举办2期免费培训班,培训驻福建团工委干部120名。六是推进工作融合。推动驻福建团工委与福建团组织在工作项目、服务内容、活动载体、工作资源等方面融合,把在福建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建设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并在常规性工作基础上,七省市团委在适当时候联合举办一场在福建外来务工青年群体中有影响力的活动。 在对接会上发言中,团泉州市委书记颜志煌表示,作为地市级团组织和外来务工青年重要流入地,泉州团市委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外来务工青年群体团组织工作,并将该工作扩展到务工青年集中的县级团组织,形成省、市、县三级联网,把共青团的温暖送达到驻闽务工的青年群体中。颜志煌介绍,多年来,泉州团市委致力于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和青联、青商会等青年群体组织建设,注重对来泉务工青年的培养,持续关注一线外来青年务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服务外来青年子女成长成才。泉州青年少年事务中心成立以来已向许多外来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咨询及外来务工子女紧急救助等服务,传递了共青团组织的温暖与关怀。 会后,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市)驻闽团工委分别挂牌成立。当天下午,与会领导和嘉宾还分别前往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晋江市情展馆、福建七匹狼实业有限公司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