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团市委联合质监、工商部门启动“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公益行动对过度包装说不
    2013年8月5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我市是制造业大市,多年来,我市的纺织鞋服、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日化用品等行业一方面带动了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消耗了大量用于包装的纸制品、塑料、玻璃、金属等资源,产生了大量的包装性垃圾。据统计,全市每年145万吨生活垃圾中,包装物占近30%。这些 “美丽垃圾”,令人烦恼,浪费资源,损害消费者权益,助长不良社会风气,也加大了卫生保洁难度和环境保护压力。
  对此,团市委联合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于8月2日启动“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公益行动,我市广大青年企业家,印刷、食品、茶叶等相关行业协会,大型商场、超市携手对过度包装说不。
市长郑新聪发来感谢信
  本次活动得到了泉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长郑新聪特意为活动发来感谢信,副市长陈荣洲出席活动并讲话。
  在感谢信中,郑新聪指出,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批示的具体行动,对于像泉州这样一个人口大市、制造业大市,以及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的地区,更具特殊意义,事关长远发展。
  如何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感谢信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产品生产企业不生产过度包装商品,保证包装和产品质量规格相适应,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产品;包装生产企业不推波助澜,积极研发有利于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的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着力推广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包装新工艺、新产品;商贸流通企业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并抓紧制定拒绝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具体措施,完善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广大消费者不购买过度包装商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科学、理性消费理念;有关职能部门不护短,依法遏制、打击生产、销售过度包装行为。
各界发出倡议并作出承诺
   活动上,团市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职能部门,市青商会全体会员,印刷、食品、茶叶等相关行业协会,沃尔玛、新华都、百汇三家大型商场超市共同发出倡议,倡导商品包装生产企业推广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提高商品本身价值,不把包装作为噱头助长商品价格的提高;包装用户应将商品包装定义在满足包装功能需求上,自觉避免不必要的包装,采用易回收、易处理或易消纳的包装材料;有关方面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生产、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奢华包装、搭售礼品等变相提高价格、牟取暴利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仪式现场,青年企业家代表、相关行业协会代表及部分大型商场、超市代表分别与团市委、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签订了“抵制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消费”承诺书。
青年企业家践行环保理念
  作为我市最具活力的经济群体,青年企业家是泉州实现加快创新转型,推动长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促进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对于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我市广大青年企业家们同样走在前头。
  市青年商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相对成熟,大家更看重的是商品本身的品质,而不是这些华而不实的包装。过度包装对资源的浪费、对环境的破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格格不入。作为青年企业家,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发动全社会抵制这种过度包装行为。
  晋江协发鞋塑有限公司李健阳先生表示,“以前包装鞋产品用塑料袋,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采用可降解的纸张,就连鞋头纸都用可降解的纸卡来替代了,不但降低了成本,企业的形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而从事服装生产的吴先生介绍说,“在产品包装上,我们也采用了一些更加环保的措施,如一张小小的贴标代替过去华而不实的吊牌、无纺布代替难以降解的聚乙烯用于包装袋生产等”,同时,吴先生也提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在引导消费者增强环保意识的同时,从法律层面规范产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那就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提倡节约的理念,即使生产者再生产出包装华丽的商品,消费者也是不会买账的。”
广大网友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号召更多的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到“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的行动中来,主办单位依托新浪微博,开通“抵制过度包装 倡导绿色消费”建言互动平台,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情参与。
  网友“许梅枝nadia”吐槽道:“每次去超市都觉得包装神马的太浪费,浪费钱还污染环境……倒垃圾的时候也真心觉得人类太可怕了,坚决抵制过度包装……”
  网友“张小蝶or张蝶蝶”对抵制过度包装表示欢迎,她说:“抵制过度包装,可以有效抵制“白色污染”,打压商业欺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chen伟榕”对抵制过度包装提出建议,他说:“抵制过度包装任重而道远,包装不够华丽的话,消费者就会有抵触心理,他们宁愿多花一些钱也不会买那些外表看上去朴实的产品,因为他们害怕‘假冒’。改变产品质量,改变消费者错误的观念才能让绿色消费深入人心。”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