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携手,爱护红树林,共建绿色生态家园!” 6月21日下午,两岸青年环保志愿者齐聚千年历史古桥——洛阳桥,开展以“保护山川河流 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的保护泉州湾红树林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在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泉州师院团委、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带动和引导下,许多民间志愿服务团体乃至企业都积极参与到保护泉州湾红树林的志愿服务中来。泉州湾原生态红树林从原来的300亩增加到现在的近8000亩,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独特的种植幼苗与行头
当天,两岸青年志愿者代表来到洛阳桥畔的红树林种植现场,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们准备了秋茄幼苗和厚厚的长筒裤袜。为什么种植红树林幼苗选择秋茄?泉州湾湿地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秋茄是红树林的常见品种,果实形状像笔,成熟后跟茄子非常相像。当它的果实还挂在树上时,种子已长出胚根,果实落下后,尖的胚根会插进泥土里。要是落到海里,种子就会漂浮在水面上随波漂流,退潮时种子被泥土掩埋,慢慢地种子便生根生长。 而在这么热的天气里,为什么要穿上这么厚的裤袜?管理处工作人员解释道,由于受洛阳江上流河水长年冲刷,大量玻璃碎片、铁质品等杂物大量沉积在滩涂淤泥里,厚厚的长筒裤袜不仅可以护脚,而且作为平常种植红树苗的行头还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如果想要到更深的滩涂湿地,就得穿齐腰的橡胶长裤了。 套上厚厚的裤袜,虽然会有些闷热,但是大家的热情不减,手里拿着铁钳和秋茄幼苗,深一脚浅一脚地向滩涂湿地进发。 当天烈日高照,滩涂湿地又沉积了大量淤泥,每走一步不仅特别艰难,而且随时都要注意脚下,以免被尖锐的杂物扎伤。青年志愿者们每个人都被汗水浸透,但是没有一个人因为困难而退缩,两人结伴,三人一排,在滩涂湿地上,认真种下一棵棵幼苗,慢慢地,原本是空空荡荡的一片湿地就已布满了秋茄幼苗,俯起身来,望着身后一棵棵自己用汗水种下的幼苗,青年志愿者们擦去早已布满额头的汗滴,脸上露出了喜悦地笑容。
台湾义工期许更多交流
滩涂岸边,两岸青年志愿者们共同种下代表爱心和友谊的红树林幼苗,大家集中在一起,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台湾高雄市慈善团体联合总会副理事长江庆隆说,“海峡两岸像这样通过保护红树林开展面对面志愿服务交流,还是头一次,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学习机会。我期许海峡两岸,在志愿慈善方面多举办一些实质性的交流。” “这里的志愿者,我们叫义工或社工,纯粹是义务的奉献。义工组织机构均由民间自筹资金,自行管理。台湾这方面起步较早,培训机制、管理体系也较为完整。在台湾,志愿服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要从最初级的培训开始。取得入门许可证后,一年时间内必须无偿服务300个小时以上,初级义工才能往更高层次晋升。同时各级政府也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表彰,来促进义工升级。”江庆隆介绍道。 两岸青年志愿者不仅通过自身行动的宣传,呼吁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加入到红树林保护队伍中来,同时,通过共同努力,结对成保护红树林的友谊团队,一个关于红树林的美好未来,正在不断地通过两岸青年志愿者们的双手,逐步地被建立起来。
青年志愿者护林成效显著
为了保护泉州湾红树林,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03年成立环保组,由一群热心环保事业的青年志愿者组成,十年如一日,青年志愿者们致力于红树林的宣传与保护工作。资深志愿者钱德祥介绍,“一开始我们都是边学习,边做一些入户宣传工作,引导大家了解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后来慢慢定期开展一些现场保护红树林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滩涂垃圾、开展轮岗值班护林等。”最初,泉州湾原生态红树林只有300亩,分布范围小、面积少,且较为零散。在泉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泉州师院团委、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带动和引导下,许多民间志愿服务团体乃至企业都积极参与到保护泉州湾红树林的志愿服务中来,同时,环保组还积极配合惠安县林业局引导当地农民开展种植红树林活动。目前,泉州湾红树林已增加到近8000亩,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净化。“2004年,以环保组为主从事的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保护项目荣获全国人大环资委、共青团等多部门联合评选的‘中国鄂尔多斯生态与环保建设奖’。” 德祥自豪地说。 近年来,红树林的环保、生态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截至目前,已累计有2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到保护红树林的宣传、培植、保护工作中。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泉州湾红树林的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
专家建议旅游促环保
“湿地与泉州传统历史精神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珍惜和保护我们已经变得非常脆弱的湿地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届泉州市科协年会上,泉州师范学院湿地研究所所长李裕红所作的《珍爱湿地,美化家园》的报告,引起了广大与会者的共鸣。 李裕红指出,悠久而丰富的海洋文化历史与依山面海的地理位置优势,使泉州成为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湿地之城。按地貌特征和功能来看,泉州的天然湿地主要有滨海湿地(浅海、滩涂、河口、海岸性湖泊)、永久性或季节性的河流湿地、永久性的湖泊湿地、森林沼泽湿地和草本沼泽湿地;从用途来看,水利用途湿地有蓄水区(水库、坝区)、人工渠,水产养殖用途湿地有淡水养殖厂、海水养殖场,农业用途湿地包括农用池塘、稻田,矿业采矿性湿地包括盐田和采矿性积水区,城市用途湿地包括景观和娱乐水面和废水处理场所。 李裕红介绍说,对于古时被称为“海滨邹鲁”的泉州,湿地是泉州重要历史的研究地。她建议,保护和推动泉州湿地文化的发展,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生态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科学规划和打造具有丰富历史特色的泉州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民众到泉州领略美丽并独具闽南地方历史特色和海丝历史遗产价值的湿地风光,观赏的同时也有利于人们了解和关心湿地面临的破坏,激发民众爱护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