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中,我市各县(市、区)团委、台商投资区团工委按照既定目标,攻坚克难,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台账系统内2012年12月12日零点的数据,全市已建立乡镇直属团组织5081个,覆盖团员99041人,35岁以下青年217814人,完成团省委下达任务数(5000个)的100.86%,组建数排名全省第一,初步建立起乡镇实体化“大团委”体系。 在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过程中,市、县、乡镇三级团委认真做到:一是靠前指导,鼓励基层创新。团市委加强对整体工作的指导协调,制定《泉州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基本工作方法和流程》、《建设工作50问》,创新建模式。各县(区、市)团委、台商投资区团工委结合本地实际,建立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工作制度,做到每个乡镇都有联系指导的具体责任人,定期到乡镇指导工作、培训业务、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帮助乡镇协调解决问题;引导乡镇根据实际,创新团建模式,灵活设置团组织,指导基层团组织围绕青年需求开展活动,做到一手抓建团,一手抓活动,以活动促活跃。二是及时督查,保证真实准确。通过建立挂钩联系制度,阶段性召开工作调度会、现场推进会,灵活采取数据抽查、信息通报、工作约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完善督查、督导,特别是依托团中央的台账统计系统,建立市、县两级核查机制,定时核实数据信息,做到情况清、底数明。三是培育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引导各县(市、区)团委充分发挥首创意识,强化培育指导,从本辖区中选取1-2 个特点突出、工作基础较好的示范乡镇,深入挖掘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模式,及时以工作指南、项目展示、成果交流等形式,组织县、乡两级采取参观典型、互比互学等方式,把点上经验转化为面上成果,切实推进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