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泉委[2012] 号
关于印发周银芳同志在共青团泉州市委
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各县(市、区)团委、泉州开发区团工委、泉州台商投资区团工委筹备组,市直团工委、市直各系统团委、省属驻泉单位团委、市直各大中学校团委、市直各中小学少先队大队,市青少年宫、希望办、青年报编辑部:
现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银芳同志在共青团泉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周银芳同志在共青团泉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共青团泉州市委
抄送:团省委、市委组织部,市领导周银芳、洪泽生、周真平、苏小青 |
2012年5月 日
附件
跟党走 增才干 讲奉献
——在共青团泉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周银芳
(2012年4月27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今天,团市委在这里召开十五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就是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工作任务。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1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按照市委徐钢书记提出的“青年工作要与时代变革泉州现代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总的来看,全市共青团工作符合市委要求,适应广大青年需求,是务实创新、富有成效的。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二次创业”开局之年。对于今年的工作,培新同志将作具体部署。这里,我和大家交流三个问题:“进共青团为什么”、“在共青团干什么”、“离开共青团留下什么”。著名作家柳青有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人的一生分不同的阶段,“三个什么”在各个阶段的内涵各不相同,在年轻的时候特别是从事共青团工作这个阶段,认真回答好“三个什么”非常重要,这对于共青团事业发展、对于团干部队伍建设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进共青团为什么?
“进共青团为什么?”这是个方向问题,是“三个什么”的前提,只有把这个问题回答好,其他两个什么才有根本的保证。首先要更好地跟党走,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首先要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在革命战争时期,很多参加革命的同志一开始就真正成为自觉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少数,但是他们始终怀着“跟党走”的信念,在跟共产党走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逐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改革开放时期,广大青年同样遇到这样问题,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广大青年只有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其次要更快地增才干,不虚度青春年华。共青团是一个学习锻炼的大熔炉,来共青团就要通过锻炼增长才干,而不是碌碌无为。大家要趁自己还年轻,甘于寂寞、沉得下心,努力学习、认真实践,努力创造骄人的青春业绩。第三要更多地作奉献,不图捞取政治资本。美国民族英雄内森黑尔说过:“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没有第二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一个民族英雄尚有这样的情怀,作为党的后备军,共青团员更要有为党和人民,为国家、民族奉献的思想境界。进入共青团,如果只是为了设计自己的政治成长路线、谋求自己的发展前途,不求做大事而只求做大官,不求作奉献而只求索取,这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是相违背的,也将为时代所淘汰。共青团和广大青年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奉献上,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作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更好跟党走、更快增才干、更多作奉献,关键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改造思想。整个人类的进步史就是一部思想进步史,物质文明的传承会断裂,但思想能够连绵千载,与未来时空对话。人类之所以能够主宰世界,就是因为人有思想。在共青团时期的关键阶段,大家更要加紧改造思想,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我认为人可以分为有想法、有思想、思想者、思想家和伟大的思想家等五类,团干部至少要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能仅停留在有想法。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新时代的青年领导干部,除了有思想外,还要进入思想者的境界,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党员,改造思想关键是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掌握科学思维方式,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注重勤奋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最基本的是向书本学习,书对于我们就像阳光对植物一样,可以起到“光合作用”,对个人来说,读书是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党员来说,读书是提高党性修养的一大法宝;对干部来说,读书是提高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伟人与凡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学习态度。读书学习要做到“四个一”:做一个读书人,解决好学习态度问题,惜时如金,趁时学习,挤时学习,续时学习;读一本好书,多读那些有闪光思想和高贵语言的书,多读那些经历历史云烟仍巍然屹立的书;一生读书,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日积月累,向政治知识要高度、向历史知识要深度、向百科知识要广度;读一思三,思考书中观点正确与否,联系思想实际来思考,联系工作实际来思考。同时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周围同事学习。三是注重总结提升。总结对于提高素质、推进工作十分重要,大家要通过总结思考,找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清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各个子系统以及各个系统的工作重点,促进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在共青团干什么?
在共青团工作中,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组织青年更好地服务好大局,二是教育引导青年成为合格的接班人,三是带领青年塑造团队精神。
完成好、落实好这三项任务,要注意把握四个关键点:一要以满腔的激情做好工作。共青团应该是朝气蓬勃的群体,没有激情,做工作就缺少动力、没有生气,也不符合共青团这个群体的特点。团干部一定要有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和进取精神,以满腔的热忱和激情投入工作。二要以过硬的本领做好工作。大家要懂大局,明确团干部“应知应会”的内容要求,组织全市团干部加强学习锻练,不断提高团干部的履职能力,切实做好青年工作。三要以创新的精神做好工作。共青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一定要始终保持创新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做到与“世”俱进,按照世界眼光看待问题、推进工作;与“史”俱进,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推进工作;与“事”俱进,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看待问题、推进工作;与“是”俱进,按照客观规律看待问题、推进工作。四要以务实的作风做好工作。求真务实是党的优良传统,共青团是锻炼干部、培养干部的地方,团的活动很多,希望大家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中,踏踏实实地做实事,既体现激情,又注重务实,真正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
三、离开共青团留下什么?
奥斯特洛夫斯基有句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不要虚度年华,二是要为人类解放事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奉献。“离开共青团留下什么?”希望大家不要留下遗憾、留下后悔,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高的要求应体现为“四个好”:一要留下好的业绩。好的业绩要经受历史、实践、群众“三个检验”,得到组织、群众“两个满意”。衡量是否达到“两个满意”,要看团的工作是不是围绕大局,是不是适应党和青年需要,做出来的事情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青年成长,如果跟党所盼、社会所需、青年所求相去甚远,是经不起检验的。好的业绩要从眼前做起,大家要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创造出一流的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二要留下好的经验。经验是规律性的东西,可以传承、弘扬和推广。有没有好的经验、好的品牌,对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大家要创出能够被普遍推广的品牌和经验。三要留下好的作风。好的作风也是一种业绩,希望广大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履行职责中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进取、勤奋学习的好作风,培育能够传承的好风气。四要留下好的形象。共青团有自己特有的精神,团干部要在加强自身建设中树立具有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的好形象。团干部作为一个人来说,既是普通人又要比普通人更具有人格魅力;作为青年一代来说,要比一般青年具有更高的素质;作为一名党务干部来说,要比一般的党务干部更具有自身的特质。大家要从这几个方面找出自己应有的形象,做到气质、才华能够与团的岗位相匹配,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团干部。
“进共青团为什么”、“在共青团干什么”、“离开共青团留下什么”,既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认真实践,同时也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各级党委要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共青团和青年,关心共青团工作,爱护共青团干部,为共青团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泉州的发展培养出更多出色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就更多合格的接班人。
祝愿共青团事业大发展,祝愿共青团干部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