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泉州市举办青年志愿服务表彰大会暨泉州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主题文艺汇演,来自我市各条战线的青年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及学生代表共500余人参加。市委文明办副主任郑天文、副调研员蔡芳阳,团市委副书记林培新、龚志阳,纪检组长傅文星出席大会并为受表彰的志愿服务单位及个人颁奖。 本次活动由市文明办、团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总结近年来我市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成效,表彰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及个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投身我市志愿服务事业。 会上,团市委副书记龚志阳代表团市委对我市青年志愿者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各界领导表示感谢。她指出,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是党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我市青年志愿者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把青年志愿者工作摆在泉州发展全局中进行谋划和推进;始终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总体思路,使青年志愿者工作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中处于主体地位,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始终坚持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发展的工作要求,拓宽工作领域,壮大工作队伍,推动事业发展。 龚志阳要求,广大青年志愿者要继续坚定理想追求,勇敢担当奉献,踊跃投入到志愿服务的时代潮流之中,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定的意志品格、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传递爱心、完善自我、温暖社会;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要坚持围绕党政大局、找准目标定位谋划青年志愿者工作,重点推进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扶危济困、环境卫生、舍去管理等重要领域,重视加强协会社会化运作、志愿者能力建设和对志愿者的服务保障,不断体现志愿者的主体地位,打造志愿者发挥才干奉献社会的服务平台。龚志阳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以各种方式继续关心、支持我市青年志愿者事业,形成鼓励志愿者、服务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幸福的泉州共同努力。 大会表彰了2010-2011年度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优秀项目和先进个人,授予陈真珠等10名同志“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荣誉称号;授予林岩等14名同志“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银奖”荣誉称号;授予董继晖等32名同志“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铜奖”荣誉称号;授予施晓超等50名同志“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优秀奖”荣誉称号;授予鲤城区住建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26个集体“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授予“‘蓝天下党旗飘,奉献真情促成长’关爱农民工子女心理成长志愿服务项目”等18个项目“泉州市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奖” 荣誉称号;授予“‘情系汶川’关爱汶川来泉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等24个项目“泉州市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荣誉称号。 表彰会后,一场以“青春志愿促和谐,心手相牵展风采”为主题的泉州市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文艺汇演来开序幕,该晚会由志愿者、结对帮扶对象及我市部分农民工子女根据志愿服务期间的见闻感受自编自演而成。小品类节目取材生活,情节动人,得到了台上观众的共鸣,部分观众被情节所感染,对志愿者无私的奉献精神连声称赞;歌舞类节目,舞姿优美,曲音回荡,唱出了志愿服务的博爱情怀和受助人们的感恩之情,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融融。其间,泉州电视台还代表主办方向结对帮扶的农民工子女代表赠送学习用品,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快乐成长,做国家有用人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城镇参与城市建设,为泉州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0年以来,团市委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推出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10大项志愿服务项目,并积极动员全市近386个基层共青团、少先队和青年志愿者组织以共建方式,与全市386个农民工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约11.3万名农民工子结对,广泛深入开展“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在全市掀起了一股关爱农民工子女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