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泉州团市委深入实施“涌泉扬帆”行动,以“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为大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岗位支持和坚强保障,让青春奉献与基层实践实现“双向奔赴”,让青年人才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持续擦亮“海丝泉州·人才港湾”品牌,充分彰显海丝特色和青年力量。 春节前夕,泉州团市委发布《给泉州籍返乡大学生的一封信》,向全市返乡大学生致以家乡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并联合有关部门举办“海丝泉州·人才港湾”泉州籍返乡大学生新春座谈会暨“扬帆计划·引才进企”推进会、“情系泉州 才聚丰泽”返乡大学生座谈会等多场活动,并指导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县级返乡大学生新春座谈会活动实现全覆盖。据悉,泉州市2025年寒假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共动员235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数2248个,1235名大学生上岗实习,其中包括133名“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充分结合地区特色,打响海丝品牌,相关活动成果获中国网、福建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取得良好成效。
在基层沃土中淬炼别样青春 晋江团市委率先开展县级“青年实干家计划”,聘任27名优秀大学生到乡镇(街道)、村(社区)兼职团干部等岗位,在基层各领域开展实岗锻炼,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德化团县委组织县大学生志愿者联盟开展第二十三期寒假阳光义教活动,共有70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近百名少先队员在社区少工委等活动场地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鲤城团区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在社区开展新春志愿服务活动,并举办“青悦”青年夜校大学生寒假专场,聘请5名返乡大学生任夜校导师,以计算机软件应用、情绪管理、短视频制作等为主题为广大青年授课;安溪团县委先后启动两期“寒假陪读营”,返乡大学生在丰富假期生活之余,也与社区少先队员们共同搭建了一个充满乐趣与温度的成长平台,活动覆盖11个社区,500余名少先队员,有效赋能农村学校,助力社区管理服务提升。
在火热实践中书写乡情故事 “来南安!会成功!”寒假期间,南安团市委顺利举办文旅体验生活动,吸引一群自带流量的大学生博主打卡南安美景,邂逅成功故事。学生们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40余条,以青年形象和视角宣传家乡文化,推广家乡物产,讲好家乡生动故事,展现了“不一young”的家乡魅力。相关视频一经发布,全网话题点赞量破10万,浏览量超百万!永春团县委以“一县一溪一特色”为主题,带领大学生开展寒假生态游学,与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共建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全力探索乡村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全新路径;丰泽团区委组织福建医科大学“青春晋寻领袖 白衣泉承非遗”实践队的30余名大学生,走进各个世遗点和博物馆,沉浸式感受泉州本土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石狮团市委着力推动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举办石狮籍北京高校学子经验分享会和为期三天的返乡大学生研学营,带领同学们重走海丝之路,用脚步丈量家乡大地,共同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发展;台商区团工委带领同学们参观区建设规划展示馆和东园镇番仔楼,让返乡学子亲身感受家乡变化,解锁海丝泉州的多元魅力。
在烟火泉州里共叙家乡情怀 惠安团县委以“情系惠安 鸿鹄归来”为主题举办返乡主题活动和青年人才集市,宣传惠安人才政策和文旅品牌,邀请重点企业现场推介引才需求,为大学生和企业搭建“双向通道”,近百名返乡大学生代表和企业代表参加;泉港团区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参观区方志馆、省民营百强企业,帮助青年学子进一步熟悉家乡历史文化和产业发展情况;洛江团区委举办“‘团’聚人才?共话‘江’来”新春座谈会和研学活动,鼓励同学们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态新城贡献青春力量;开发区团工委举办返乡大学生新春座谈会,现场还为同学们派发了文化美食嘉年华活动邀请卡,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家乡的浓浓的年味,传递对返乡学子的真挚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