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 “后疫情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与福建发展”论坛在泉州举办,围绕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福建省地方发展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泉州市发改委、泉州团市委、福建省青年商会承办,泉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泉州市留学人员联谊会、泉州市人才发展促进会协办。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全球化和全球经济面临严重停滞甚至部分出现倒退现象,但“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化休克等逆势的情况下并没有随之出现问题,反而在逆势中不断取得富有成效的进展。 论坛上,《突围前行,高质发展——疫情期“一带一路”进展评估与“十四五”展望》主题报告发布,从疫情期间“一带一路”突围前行的基本情况、高层引领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十四五”期间“一带一路”的发展展望、关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长远建议等维度,就“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突出进展、当前的发展趋势、未来的关注领域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研判,并提出宝贵的政策建议。 “政策执行中,建议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长远布局,规范参与各方竞争行为;实施路径中,建议保持耐心与毅力,着力提升公共产品质量;企业探索上,建议大胆增进对沿线国家的了解,造福投资地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表示,“各方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在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杨清清主持的主旨演讲中,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发挥地方优势、福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开放型经济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等方面问题,6位资深专家进行了分享,让与会人员切实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正逐步进入精细操作阶段,来自地方的力量已经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动力源,地方发展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认识好、把握好、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作为此次论坛举办地,泉州正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五个重要门户城市”,加快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与会嘉宾建议,福建与泉州可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引侨引资铸造新优势、“走出去”融入双循环战略、凝聚更多民心相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