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由团市委、市青联主办的第77期泉州市民文化大讲坛在市音乐厅举行。讲坛邀请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以《舌尖上的乡愁》为题,为听众讲述人间至味以及灵魂深处的家乡味道。 陈晓卿于2012年领衔制作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后引发一阵“舌尖热”。2014年,《舌尖2》不但在国内火,在国外也很受欢迎。此次,陈晓卿做客泉州市民文化大讲坛,将他最熟悉的家乡美食讲出了不一般的滋味,并讲述了《舌尖上的中国》拍摄背后的故事。 陈晓卿认为,味觉记忆的强大,往往让人们对故乡食物的迷恋十分牢固。陈晓卿相信,美食很大程度上带有地域性,代表一方土地文化。“享用美食不仅仅是只吃到美味,还包括聆听当地吃客在一起畅聊时的言谈。”陈晓卿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陈晓卿介绍,《舌尖》挑选美食坚持三个标准:第一,确实要好吃;第二,必须是祖辈传下来的,不是现在的随意发明;第三,要有非常鲜明的地域标志,能够折射出当地人的性格。用陈晓卿的话来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向中国地方饮食文化致敬的产物。 讲坛上,陈晓卿巧妙而细腻地将人与食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娓娓道来。他的讲述犹如一场近似情感食疗的精神还乡,悄悄走进听众心中柔软的一隅,那里,有家乡菜的味道,让听众深切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