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会财富勇担社会责任青商,让泉州更具活力
——我市召开青年商会工作经验交流会

“目前,鲤城、晋江、石狮、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已相继成立了县级青商会,晋江陈埭成立了全省首家乡镇一级青年商会,全市范围内各级青商会会员总数近3000名,会员企业中基本涵盖了泉州主要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的龙头和代表性企业。”在11月10日召开的泉州市青年商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青商会会长丁水波介绍道。 自2010年7月换届以来,泉州市青商会本着“政府全方位服务、企业全方位创新”的工作理念,推动政府工作与协会发展相结合,开展了许多丰富多样、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最为活跃的经济社团综合体。 “泉州市青年企业家培训计划”、 “青商财俊”培训班、 “青商学苑”和一系列国内外交流活动,帮助青年企业家开拓视野,储备知识,提升素质;“海峡两岸品牌企业资本对接合作促进峰会”、 “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 “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对接”等针对资金、项目、政企、银企、校企对接的活动,帮助青年企业家找资金、找项目,实现产业、项目、资本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周少雄、丁水波等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共同筹资逾300万元建设的“泉州青商之家”,为青商会开展工作、强化交流联谊、开展培训提升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近年来,全市各级青商组织致力打造学习互动、项目交流、金融对接、回归创业、青商之家“五大平台”,为广大会员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服务会员,更要服务社会。各级青商会坚持引导广大会员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泉州市青商会启动“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公益行动,签订承诺书要求会员企业创新包装理念,增强环保责任意识;并于今年6月5日世界环保日组织各地青商会员举行环城绿色骑行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倡导“简约、勤俭、绿色、环保”的新风尚;晋江青商会开展“关爱身边人”主题公益行动,号召青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石狮青商会 “八点开席”、“文明出行”、“礼仪石狮·人文新风”等项目活动,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城市人文环境。此外,各级青商会积极组织青商会员积极投身慈善,在团市委组织的“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泉州市民文化大讲坛”、“青春同行 助孤行动”等一系列扶危济困中,广大会员出钱、出力、出感情,帮助了一大批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企业家群体中最有活力、最有创造力的组成部分,青年企业家理应走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列。”已成为我市广大青商会员的共识。 泉州作为青年创业的典型城市,广大青年企业家成功不忘本,致富不忘本。我市各级青商会积极号召广大青年企业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创业经验,主动扶持青年就业创业。目前,市青商会已在200多个会员企业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供了5000多个见习岗位,3000多名创业青年参与见习,不少青商会员争当就业创业导师,发挥自己在技术、经验、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一对一”、“手把手”地帮助初创业青年进行创业活动。此外,“银团保”、 “政府购买青年创业服务费用”、 “青年创业贷款贴息基金”、“青年创业金点子大赛”等创新举措,更是进一步为青年的创业创造了条件,而泉州市十大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泉州青年创业精英评选”等各类先进典型的评选活动,则激励着有为青年投身经济大潮,为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奉献力量。 作为我市青年社团组织中的典型代表,成立于2011年11月的石狮青年商会现有会员516人,平均年龄为35周岁;2013年会员企业纳税总额25.8亿元,占石狮税收总额的52.3%,平均企业年纳税575万元。石狮青商会成立以来,积极带领青年企业家抱团学习,加强银企合作交流,促进企业发展,推动社会新风建设,开展了如“礼仪石狮”、“八点开席”、“文明出行”、“关爱少儿·以情留人”、“米兰计划·育苗工程”等一系列工作,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运作模式和社团文化,为我市青年社团组织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有益贡献。 “把青商会当做自己的企业在运作,把青商会看成自己的企业一样爱惜”——团市委副书记李毓文指出了石狮青商会成功的关键,他同时透露,明年2月之前,将力争在全市各县(市、区)普遍成立县级青商会,“优秀协会树立榜样、新建协会大胆创新,全市上下全面活跃、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