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6日-9日,泉州团市委联合泉州市委人才办、泉州市人社局、泉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 “涌泉扬帆”2024年在泉实习优秀大学生实践营,100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全国61所高校的“扬帆计划”优秀大学实习生参加活动,共同感受和体验泉州发展态势、文化底蕴、人才环境。 泉州团市委书记张井丽为“涌泉扬帆”2024年在泉实习优秀大学生实践营授旗,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三级调研员陈军宣,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级调研员李向阳,泉州团市委副书记何培旭及泉州市委人才办、泉州团市委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开营仪式。 “希望同学们利用好这次暑期实习实践的机会,利用好这次‘涌泉扬帆’优秀大学生实践营的机会,在体验中收获,在锻炼中成长,”张井丽在致辞中表示,“泉州的长红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泉州的火热也将为我们提供更大的梦想舞台,希望大家引荐更多的青年朋友来泉州实习实践、创新创业。” 本次实践营营员是泉州市2024年泉州市大学生实习 “扬帆计划”的优秀代表,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中,他们在行政管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科学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企划、宣传讲解、新闻采编、创意设计、校外教育等岗位上进行了实习锻炼,完成了实习任务,取得了良好成绩。“通过‘扬帆计划’大学生实习活动,我们能够不出校门就到工作岗位上锻炼,接触各种各样的工作场景和工作内容,对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在惠安县紫山镇人民政府实习的北京大学学生陈梓滢表示,“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来日更好地回报共青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家乡对我的哺育。” 实践营活动为期4天,100名优秀大学实习生代表先后前往丰泽、南安、德化、晋江等县(市、区),走进晋江经验馆,学习“晋江经验”的指导意义和创新成果;考察南威、九牧、安踏、盼盼、卡尔美等知名企业,感受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前往九日山、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德化陶瓷博物馆,茶油文化产业园、龙鹏艺术馆,领略产业文化和地方发展的深入融合。 在行中学,在学中思。泉州以其丰厚的历史底蕴和创新的时代步伐,让实践营的大学生们感受颇深。“泉州是根系宋元的文化名城,但这里不只有古船的遗迹和历史的涛声,它更面向未来、面向青年。”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22级本科郑巧燕同学表示,“泉州是各类青年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一片热土,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在未来助力推动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绽放更多光芒。” 为进一步推介“涌泉行动”和“扬帆计划”,让更多优秀学子了解泉州、选择泉州、扎根泉州,活动聘任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38名大学生作为“涌泉扬帆”校园联络员,向更多的大学生讲述泉州故事。“涌泉扬帆”校园联络员、西北大学学生郑滢滢表示:“泉州有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和独一无二的风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将以此次实习为契机,继承和发扬泉州的精神,为家乡泉州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千年过、她绽放新的光芒,爱拼搏、天地任她闯荡,创实业、兴文旅、日富月昌,今生簪花她世世漂亮……”这是一首泉州市“扬帆计划”实习生改编创作的歌曲,唱出了泉籍大学生对家乡的自豪和热爱。在8月9日晚举行的“涌泉扬帆”2024年在泉实习优秀大学生实践营结营仪式上,来自全国61所高校的“扬帆计划”大学实习生通过原创节目、才艺表演等方式,表达爱国爱乡之情,总结回顾实践收获,展示大学生时代风采。 一段时间来,泉州团市委深入落实人才“港湾计划”,助力实施“涌泉”行动,以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为载体,为高校大学生搭建就业实习服务平台。四年来,泉州市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共提供了8万多个实习岗位,超2万名大学生上岗实习,覆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本、硕、博大学生,并组织开展了多场实践研学活动,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社会化能力,增进对泉州的了解和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