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第四届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记者挑战赛在泉州举行
    2018年2月1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1月23日-28日,由福建省青年联合会、泉州市青年联合会、台湾中华杰出青年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探寻文化遗产·品味刺桐古城”第四届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记者挑战赛在泉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90名高校大学生记者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携手考察“古泉州(刺桐)史迹”,共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新闻竞赛和协作交流。
  市委常委、秘书长翁祖根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第四届挑战赛启动,市政府副市长吕刚为获得一等奖的队伍颁奖。
  市青联主席杨凤翔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希望两岸同学能用心感受泉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创作出独具特色、富有创意的优秀新闻作品,并通过分享收获,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他祝愿两岸同学在活动中交流交心交朋友、寻根寻友寻家园。
  去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在6天的行程中,两岸高校大学生记者共同探访了开元寺、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六胜塔、石湖码头、万寿塔、洛阳桥等“古泉州(刺桐)史迹”,体验了传统花灯、木偶头、泉州剪纸、南音、南少林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泉州市区和七个县(市、区)进行了全方位考察,感受泉州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泉台两地的文化渊源非常深厚,此行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寻根之旅。”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大三学生罗崇纲表示,妈祖信仰是台湾非常重要的民间信仰,妈祖庙遍布台湾,他所在的台中也有。他从小跟着家人拜妈祖,也知道台湾的很多妈祖庙的祖庙是泉州的天后宫,因此,当走进泉州天后宫的瞬间,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好像找到了信仰的根。
  台湾世新大学学生林彦君则表示,进入不同的地域,往往会使人感到陌生,但泉州与台湾拥有太多相同、相近的文化与风俗,因此,虽然自己第一次到泉州,但在整个参观考察过程中,感觉很亲切。
  五天的考察采访后,参赛大学生记者各自提交了新闻报道、新闻评论、“魅力泉州行”三种形式的作品。经过由两岸知名媒体人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的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组、二等奖2组、三等奖3组。由台湾大学学生罗崇纲、南京大学学生孔德淇等6位两岸同学组成的A4组,获得一等奖,他们创作的《寻找刺桐古城那一抹“红”》《除了“修旧如旧”,还要让古迹回归生活》等作品,因为采访深入细致,观点既贴近泉台实际,又有思考和创新,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今年学子们更多关注、关心两岸未来共同的发展,在同与异的观察思考中,提出了许多有助于两岸发展的好建议。虽然仍稍显稚嫩,但看得出两岸青年是在深入的交流和了解中,不断观察、思考并获得感悟。”去年和今年都担任评委的《台湾导报》大陆新闻中心主任蔡淑娟表示,这是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她感到非常高兴。
  与往届赛事不同的是,本次挑战赛还在行程中首次采用在线视频直播的形式,增加影响力和感受力,并邀请多位在泉台商与青年学子交流,分享他们在泉州生活和创业的感受等。从参赛作品和学子的反馈来看,这些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泉青)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