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是日本著名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非常有名的一篇作品。在本文中,作者借着对一片树叶由萌芽到凋落的过程的描述,抒写了对四季变化生死轮回的深切感悟。文章深刻而不古板,洗练而不简单,可以说是意到笔随,兴会标举,水到渠成。
文章开头,作者便开门见山一语道破:“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看似起的平直,却准确有力地总括全文,显示出一个作家高超的技法与高远的眼界。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作家眼中,大自然永远不会仅仅是风景画,当作家把人类的情感融入到这景物中的时候,它便能毫无保留与历史、文化、人生等方方面面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一个为“人类灵魂而作画“(该句出自于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愿作为自然的游子而活着》)的人,必然也会为大自然而感动,为人类而感动。这段话在很多时候,可以作为写作初学者的一个很好的启发。
然后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以小见大,把自己的这种对生命的感动与思考融入到了生活里最简单纯粹的事物——一片树叶当中,最后终于在作者的细心感受与娓娓而谈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因此,我把文章在此处的最大特色简单地归纳为两个词:形象性、抒情性。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画面和意象的描述及比喻拟人修辞等法的运用当中。在这些画片的抒写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风景画家对景物色彩、形状、动态等所拥有的敏感与细心;因而,他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准确地捕捉到最精彩的细节。例如冬天的坚强的幼芽、春天“高高兴兴地吐翠”、夏天“柔弱的绿叶”和“浓密的青荫”,还有秋天“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的黄叶,每一个画面都有准确、独特又真实的“形象”。又比如关于寒冬清晨中树叶的描写:“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光。”比喻的手法用得恰到好处,既突出了雨珠的圆润明亮及新生幼芽的蓬勃生命力,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这幼芽的无限喜爱之情。
文章的抒情性则重点体现在人称的选择上。作者面对树叶,如同面对一个相识多年的老友,用“你”这个词,语气显得友好、亲切、自然,无形间便拉近了读者与树叶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前的距离。这样写既方便作者将所见所思一股脑儿表达出来,又能使读者更容易地加入到作者与树叶的“交流”中去,从而更快速、更具体、更完备地接收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始终都围绕着中心变化,又与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淡淡的喜悦及蓬勃的活力相融合;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意境。
除此之外,文章的哲理性则重点地在最后两段突显出来。作者由一片树叶的诞生与消亡联想到了生命的四季轮回,告诫人们“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 只要您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既与开头相呼应,又深化的中心思想,引发读者思考共鸣,给人以智慧的享受。所谓“愈尽味弥醇”,文章结尾的深度抒写,尤见功力。
纵观全文,景中有情,情中有理,三者浑然一体;《一片树叶》可谓尽得散文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