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可否认,王安忆是一个善于写女人的女人。
如果说王安忆在“雯雯的世界”里还只是一个清净文雅的少女,像山谷中的百合花,用不谙世事的眼光来看这个复杂的世界的话,那么,到1986年的“三恋”(《荒山之恋》、《小城之恋》《绵绣谷之恋》),她已经完完全全地成长为一个受戒后的深谙世事的中年妇女。在不经意间,用一种成熟老练的目光,穿梭于这个世界大大小小的每一个角落,小巷、窗台、练功房、医院、山谷……她无所不在,以至人性深处的阴暗与光明。
(二)
在她的笔下,疯狂地记述着不同的女人以及她们不同的命运,让她们因着生活与追求而掉落的每一滴血与泪化成了满山遍野绽放的杜鹃,触目惊心;让我们在感动之时变得无所适从,甚至会在她的娓娓道来中感受到她们的成长,让我们不禁要为她们担心,担心她们是否会因此在这个世界里提前老去,成为昨日的黄花,被人们渐渐地遗忘在身后。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王安忆到底让笔下的女人们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命运?在“三恋”里,我们惊讶地发现以前未曾发现的新世界,发现了一群为爱而不顾一切疯狂舞蹈的女子,认识了一个全新的王安忆,一个因为疯狂追逐而散发着年轻味道的王安忆。
(三)
“三恋”因为同有一个“恋”字而被我们放在了一起。归根到底,其实是因为三个女人在经历了不同的“炼狱”后竟走向了同一条独木桥,在浴火中得到了重生。
(四)
生性纤弱卑微的他,从小就对强大有一种天生的依赖感。他没有力量,从来都只懂得在无名的苦闷中寂寞地挣扎。他幸运,因为在他无助的时候,婚姻给了他一个安定的环境,让他得到了充分的幸福。但这种幸福来得越快、来得越充分,他心中的男性自觉也成熟得越快。于是,当他在事实上已经成熟到不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就可以去追求爱的时候,那个以母爱为基础构建的婚姻家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他开始冲破婚姻的牢笼。
太早熟又太有主见的她,从小就是一个精力与智力过人的小女子,已经习惯了毫无条件地去支配别人。当他因为惧怕面对世间的一切而独自面对自己的时候,她却因为不怕嘲弄世间的一切而遗弃了这个世俗的空间,不顾一切走向了荒山。
这样的两种人,本不应当碰在一起。但命运却对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在一个不适当的时间里促成了他们的相遇、相知、相恋。最后又导致了一场荒山的悲剧。
她与他,便因为爱而永世地在荒山的一角里生活下去。草丛中,纠缠在一起的四只脚,成了他们心情解放后的最浪漫表现。
(五)
《小城之恋》发生在那个枯燥的小城。
空荡荡的练功房里,终于被一发不可收拾的情欲之火燃烧殆尽。像命中注定的一样,当她与他在练功房里展开无止境的揪斗、撕咬和角逐时,往日的明澈心情就不复存在了。替代它们的是扭曲的身体、肉体的疼痛以及彼此假装出来的仇视与漫骂。“他们并不懂什么叫爱情,只知道互相无法克制的需要。”
然而,当另一个生命因为他们的失误而到来时,他们竟犹豫了。
对他来说,“那生命发生在他身上,却不能给他一点启迪,那生命里新鲜的血液无法与他交流,他无法感受到生命的萌发与成熟,无法去感受生命交予的一河推卸的责任与爱。”这样,便沦陷了他。最终把他流放到了赌博的不归路上。
而对她来说,生命不需要像他那样“隔着肉体去探索”,一旦她熟悉了这个新的生命,她就成长为一个母亲。这点与男人不同,男人大多只愿付出名份上的亲情,甚至只是付出一颗精子,仅止而已。女人则在十月怀胎之时就时时忍受着小生命的调皮,一旦小生命出生,她便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女人、一个母亲,而不是一个毫无节制地偷欢的女子。因而多年来折磨她的那团烈火终于被新的生命浇息。在母性的启悟中,她终于得到了皈依。
(六)
个人认为,《锦绣谷之恋》是“三恋”中表现手法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但却不是最超脱的一部作品。
作品中的这个女人,既不能像金谷巷的女人一样为了爱而慷慨殉情,也不能像练功房里的女人一样为了爱而忍辱负重。她所做的只不过是在夫妻都对婚姻感到疲倦的时候去远方寻找一种暂时的欢愉。她深知旧的家庭里早已没有一点完整与秘密了,但却又没有重建的勇气与精神,也没有大胆走出去的决断。
所以,她在经历了锦绣谷的一番欢愉之后,又心安理得地、甚至带有某种侥幸的心理回到了那个令她非常烦闷的家庭,而那场全然由她一手导演的婚外恋则纯粹地回到了记忆的领域。靠着它,她才能对婚姻的宿命表示默认与虔诚。靠着它,她才能在那一时的锦绣谷之恋中安然度过余生。靠着它,这个世俗的女人终于得到了最后的清明。
而故事里的两个男人,则一个成了记忆的美好,一个成了婚姻的包容。完完全全地存活在这个女人的生命里,没有一丝自觉。
(七)
纵观“三恋”,恋的主题都不过是一场对于“爱”的角逐。并且,王安忆把笔下的女子们都武装起来,却给了男人一条下地狱去的道路。不管是那一个故事,女人永远是情节的主角;而男人,除了死,就只能堕落。在王安忆的世界里,女性的意识正一点点地苏醒,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很明显,王安忆内心世界里的这些女子,在面对巨大而神秘的性别战斗时,超越了不可遏制的原始生命的冲动、以及伴此而生的内在的焦虑与罪恶感。“作为一个女人,她开始意识到,男性并不是一切。在这个两性对立的现实世界里,男性包揽了一切的光荣,而女人则必须围绕着男人独自地承担起一生沉重而艰苦的事业——生子,等待,以及生活。殊不知,在这样一个坎坷的过程里,女人的意识早就觉醒了,甚至早已在人性上超过了男人。”这就是王安忆要告诉我们的。
荒山之恋的女子,是那样的独立。她鄙视世俗的关系,游走于生活与男人之间,她喜欢在与异性的调情中感受自我的存在,肯定自我的存在。于是这种心理使他绕开了那些过于自负而各方面又都很强的男人——那样的男人没有办法唤醒她的女性的柔情与母性的爱心,在他们面前,她永远只能做一个小女人,违背自我,做出一副小鸟依人的模样。所以,她选择了那个生性弱小的男人,把他当做情人,“她愿意被依赖,他的依赖也给她一种愉快的骄傲的重负,也使她深厚的柔情与爱心有了出路。”所以,当他背叛了她,她的一切理所当然地痛楚都被母性的爱融化了,乃至于他为了婚外恋弃绝了人世,她也不恨他,而是跟着他走向了荒山,走向了死亡。这时的她,心理才得到了升华与超脱。
小城的女子呢?当她体内孕育着另一个生命时,她才开始有力量与神秘巨大的爱力搏斗。像所有的女人一样,她和他无意间播下的生命种子唤起了她的母性。母性还了她早已失控的自制力,扑灭了她心中那团爱欲的火。从那一刻起,她非常的平静,心里清凉如水。她怕会扼杀那小生命,开始躲避着他;她甚至在众人面前否认与他的关系,也拒绝去医院打胎,独自承担起了社会对她的压力,承担起了母亲的责任。借着这母性博大无私的力量,她的人格迅速地进入了另一个自在的境界。
而绵绣谷里的女子,则把这种即时性的爱变成了美丽的回忆,在极自然的时候接受了它,又在极自然的情况下离去。她的心里被充塞得满满的,一边是全心全意地融化的爱情,另一边则是对家庭对婚姻的包容。在她的个人世界里,爱得到了永生,而她自己也得到了成长。
(八)
所以,荒山的女人最后终于选择了和那个懦弱的男人在一起,把身体留给荒山,让灵魂在天堂里融合。小城的女子则把灵肉的联系完全扯断了,远离了那个男人——那个使她无可救药地堕落的肉欲深渊,然后各自追求各自的清明,并在母性的皈依中圣化了自己的性格。而锦绣谷的女人,选择了把爱完全地遗留在记忆深处,偶尔在一个人的时候拿出来回想一下,却把一生都奉献给一场无所谓的婚姻。
王安忆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三个为爱而疯狂追逐并散发出年轻味道的女人。毫无疑问,这样的三个女子,必然是三个强大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