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曾在父亲的书架上见到《孙子兵法》这本书。那时年纪小,翻几页,只觉得晦涩难懂而放弃了继续阅读的欲望。如今,上了大学,学校把《孙子兵法》设为课程,作为必修课,从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触动并深受启发,如今,参加工作,我依旧把这本书带在身边,有空的时候翻几页,时常觉得如一淌清泉流过心间久久不能消逝。
纵观《孙子兵法》,它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人生宝鉴。孙子以尚德尚志为出发点,以必成大功为目标,在看重物质财富的同时,更看重精神财富。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孙子说:从前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先创造条件,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然后等待敌人暴露出可以被我方战胜的弱点,不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我方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在于敌人是否会暴露出弱点。在当今的社会工作中,我们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把自己的自身本领提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展现自己。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强调将帅在治理军队、领导部属时要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智、信、仁、勇、严”是将帅必须具备的五种能力;“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里的“兵”是“懂得用兵的将帅”,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这与我党重视人才培养、珍惜人才如出一辙。工作中,领导要做到带头作用,指引同事们走正确的道路,做到赏罚分明,恩威并重,才能让一个部门一个团队有最好的战斗力来应对工作中出现的任何情况以及把工作做到最好。
孙子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一个企业、一个部门都是是由职工群体组成的。一个好的领导者必然是有才干,能团结广大职工,关心和爱护群众,懂得如何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这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一呼百应,才能令行禁止。如果缺乏这一条,那么即使他个人才华多么出众,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人。《孙子兵法》讲的“道”是要让百姓与国君有统一的意愿与理想,同心同德,做到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而可以同生死,共患难,而无所畏惧。要是能达到这个境界,连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那还有什么艰险不能逾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孙子兵法》中蕴含了异常丰富的哲学道理,这不仅在教我做人做事,也让我的精神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孙子兵法》也以其大海一般的胸襟,广纳百川的包容,成就了它的博大精深,令其在传统经典文化中,独领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