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麦田的守望者
    2013年1月16日    来源:泉州幼师
 【字体: 关闭】 

《麦田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三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中学生,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出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曾是学校击剑队队长,3次被学校开除。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又因5门功课中4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他丝毫不感到难过。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后来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书在艺术上颇具有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之义的先河。从表面上看,霍尔顿不求上进、抽烟、喝酒简直是个糟糕透顶的“坏孩子”,如果光看这些外表上的不良倾向,当然无法真正理解像霍尔顿这样的孩子,而我们多少成年人却往往用简单、粗暴、主观的方法对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女),从而加深两代人的隔阂。

作者以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霍尔顿的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洁、敏感、善良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青春变化期青少年的特点,无怪于在西方社会里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巨大反响,而且不少成年人也把它看作启发自己理解年轻一代的钥匙。

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这种风格后来被不少西方作家所模仿。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使用了大量的俚语和口语。

从《纽约时报》就像毕业要获得导师的首肯一样重要。其后,从《麦日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一类小说的创作。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