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种种从我的身边褪色、淡去。恍然间,我漫步在伊豆的初冬里,倾听巡游艺人木屐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的清脆的“嗒嗒”声。读着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每个清新的词句都被他给予了特殊的魔力,能把人的灵魂从躯体中抽离,带到伊豆这片净土上。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叵测的人心,只有一颗颗包裹在卑微的躯壳中无比纯洁、高尚的心灵。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独自旅行到伊豆的高中生。孤儿身份给他带来的忧郁,让他选择了逃离,于是有了与伊豆的舞女一行不经意的邂逅。第一次遇见舞女后,他便深深的为她的天真所着迷,没有一丝对她艺妓身份的不屑与轻视,反而追随着这一行巡游艺人,直到结束旅行。他对舞女的迷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但这份迷恋一直汹涌在他的内心,从未说出口,文字就在这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中徐徐前行。没有大团圆的完美结局,却未因此让人遗憾,欲言又止的情感氤氲在读者心中,别有一番体味。
若以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那你就完全误会了。文章中真正打动人心的,与爱情无关,而是川端康成在书中精心塑造的一个个过着艰辛的生活,却能保持纯洁高尚灵魂的人物。
先是主人公歇息的天城山茶馆的店主----一位老太婆深深地打动了我。她的老伴中风多年,不能说话,无法动弹。她独自一人撑起山间的这个小茶馆,生活想必是孤单难熬的。在看到主人公被雨淋湿了衣裳而哆嗦时,她热情地邀请他到她的起居室取暖。主人公离去时不过留下一枚五角钱的银币,她竟感激地帮他提着包,迈着蹒跚的步子,送了好长一段路。生活的苦难没有将她善良的心侵蚀腐朽,以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的感激,霎那间触碰到人心最柔软处。
接着是文中川端花最多笔墨描写的一行巡游艺人。这一行人包括善良朴实的汉子荣吉,荣吉慈爱而严厉的妈妈,可怜的妻子千代子,从大岛雇来的腼腆的百合子,以及荣吉活泼天真的妹妹----舞女薰子。巡游艺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他们路经的许多村庄都挂着“乞丐和巡游艺人不许进入”的牌子。公然的蔑视并未造成他们的困扰,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纯洁的灵魂。他们不过是以自己的一些小把戏为劳累的游人带来欢乐,他们挣的钱是以汗水换来的,并不需为此感到耻辱。四处奔走,彻夜的演出本应让人疲惫不堪,但这一行特别的巡游艺人却以这种奔波的生活为乐,把这样的生活当作一种艺术去享受,去赞美。千代子的宝宝夭折了,他们要赶去下田停歇数日为宝宝的七七做法事。他们谈到此都有淡淡的悲伤,但却同样可以感受到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主人公分别时,荣吉特地穿上带家徽的黑褂子来为他送行,其他人则因前一晚表演的疲惫而不能前来。然而,就在他们到码头时,舞女薰子已等在码头。船开动了,薰子没有挥手告别,直到船行将离开视线,她才慌忙的挥动手中的白绢,那是怎样的不舍啊!即使艺妓这样让人轻视的职业,也没能将他们的纯洁玷污,他们始终保留人之初的那份美好。
文章最后出现的一位可怜的老婆子,竟让我不禁落了泪。她的儿子是个矿工,不幸染病,和她的媳妇都去世了。她一个人背着一个还未断奶的孩子,左右手各牵着一个女孩,大的不过五岁,小的才三岁。她无处可去,她儿子的工友只好将她送回水户老家。命运是怎样的蹉跎,才舍得将这样垂垂老矣的妇人抛弃在孤苦无依中呢?幸而人都是善良的,总有人向她伸出温暖的双手。工友细心将她交给主人公照顾,船上的人都真诚地安慰她,而且主人公也决定为她买回家的车票。人心本善,都不舍他人囚困于不幸之中,才有世间无限的爱。
《伊豆的舞女》是小人物的故事,却又是世间最崇高的真、善、美的缩影。川端以清新自然的文笔造就这样的文字,让人余味无穷。伊豆舞女的木屐踏在青石板上,踏在人们心间。听,美丽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悠远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