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地拿起毕淑敏老师的《梦幻小屋和蓝手镯》,不经意地一页页往下翻,于是不经意地眼前一亮。没想到这一连串的不经意却让我邂逅一份感动。
《梦幻小屋和蓝手镯》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一厘米》的故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小小男子汉,为了儿子的尊严,陶影将自己原先特别看重的两毛钱买了车票。她分明知道两毛钱意味着什么,但她就是再穷再苦,也得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能昂起头。甚至在平时吃西瓜时,只要小也在,她一定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西瓜皮啃得太苦。当小也学着她的样子把瓜皮啃出梳齿样的牙痕时,她勃然大怒……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饱含着心酸与不易,现实却残酷地将她好不容易维护的形象摧毁,又为了找回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她反复修改通讯报道努力地想澄清事实……
这样一位艰辛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形成纯正、善良、高贵的品行,不倦而持久地努力,以微薄的心力构造庞大的工程,母亲内心的苍凉和对孩子锲而不舍的挚爱深深地令我感动。她看重的是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而无可挑剔的形象,因为尊严无价,正直、诚实和严于律已的品格无价。陶影的各种努力,体现了做母亲的强烈责任感。这是对孩子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的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他们不能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爱,就像文中的小也一样。陶影带儿子坐公共汽车,帮儿子买了一张票,是为了不让儿子不高兴;可后来儿子因买票的事而误解了陶影,不管陶影怎么努力,儿子也不愿理睬她。虽然不是每位做父母的都能够像陶影一样为孩子的教育劳苦奔波,但亲情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归根结蒂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现在的父母把所有的爱和经历都倾注到了子女身上,哪怕是家庭条件不好的,父母也会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望着父母日益斑白的头发和疲惫的身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只要一句关心,就能看见他们会心的笑容。父母就是这样,付出再多都甘愿,永远不奢求回报。
父母总是对我们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认为我们会是他们未来精神的支柱。我们现在是学生,努力学习是我们如今任务的重中之重。而此刻父母正寄希望于我们,我们应该上好课考好试,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顶着烈日挣下血汗钱来供我们上学读书的行为。我们在所认知的时间中长大了,也应懂事地理解父母所付出的辛劳,成长的我们应担起一部分家庭的责任,体谅他们的辛苦。现在,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未来,我们要成为他们的自豪!
生活原本就是朴素的,就像毕老师的文章一样,看似繁华而归真于一个简单的道理。它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似乎微不足道,往往会让人遗忘在记忆的角落。毕老师拾起这角落里一小小石子,又一次激起我们内心那久违的涟漪。这比不上澎湃,更比不上激流,但这心灵的涟漪足以激荡起湖面映入眼帘的景物的摇晃,似乎在昭示我们的心灵不要遗忘,它依然有襁褓中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