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激情 创造 践行——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有感
苏婷婷    2013年1月16日    来源:泉州三中
 【字体: 关闭】 

激情、创造、践行,这是我阅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最大的感悟。

首先,“激情”是每个老师必备的素养。在克拉克列出的教育者11项卓越品质中,第一项就是激情,而且这份激情不是一时兴起,有的几十年如一日,带着无与伦比的的热情和忠诚感投入教育事业。书中的8位美国当代名师无不给人感觉充满活力、干劲十足,时刻保持高度的热情。这让很多老师汗颜,包括我。曾几何时我们也怀揣着美好梦想,带着激情踏上这片净土,意气风发,充满干劲,不计较个人得失,立志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国家栋材。有时早出晚归,有时忍受委屈,甚至有时还跟学生做思想工作磨到中午一点……可是随着时光的推移,日复一日的工作模式,我们逐步丧失了热情,有的老师甚至有很深的职业倦怠感,没有强烈的进取心。这该怎样改善呢?克拉克谈从教之路,说“帮助学生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这种心态多么美好和上进啊,可是又有几个老师有这种觉悟呢?一些教师工作热情的丧失源于心态的变化,俗事的牵绊、功利心的使然,使得他们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热爱学生、立足岗位。我想这点必须也是我要警醒的,时刻保持乐观的情怀、积极进取的心态,那么我的教学生涯会充满活力,从而更有热情地去培育新一代,祖国的花朵正因为有了“热情”的灌溉会更加茁壮成长。

其次,“创造”是书中每个老师留给我的深刻的印象。他们思维活跃,创造力十足。比如规则的创新:艾斯奎斯让学生花“钱”买座位、克拉克制定的55条规则,他们创造了一个有着可预见惩罚和回报的文化,让学生明确地知道如果遵守规则、勤奋努力,自己也有成功的机会。又如教学的创新:罗杰斯实施“主题课程”、卡姆拉斯对数学教学重新设计,他们力求让教学变得生动,创设良好氛围。而反观我们一些老师,教书都是为应试而教,思维受到局限,缺乏创新能力,导致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那么在中考指挥棒下的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们快乐而有效地获得知识呢?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琢磨教学教法,必要时候进行大胆的改革。我也正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最后,“践行”是这8位老师留给我的又一启发。他们每提出一项规则或措施,就立马行动,付诸实际。印象最深的是克拉克制定的55条规则,他在开学后的两星期重点让学生学习这55条规则,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反复训练,不出一个月,整个班级便轻松运转。我们作为教学管理者,也经常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位、不能空谈。教师肩上责任重大,尤其班主任面对的事情较多,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最怕的就是思想上的懈怠,一旦懈怠了就影响到践行,如果行为也懈怠了,那很多美好的想法就无法去实现,管理不到位,班级学生懒懒散散的,没有形成凝聚力,更谈不上其他活动的开展了。

罗杰斯在她的教育理念里提过“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是的,只要我们保持工作的激情,关爱学生,开拓视野,不断创造,付诸行动,身体力行,不管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都能把他们培养得如夏花一样灿烂。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