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靠自己去成功》读后感
沈惠芬    2013年1月16日    来源:泉州华侨职校
 【字体: 关闭】 

       这本书是在高一年的时候买的,当时买此书的原因就在于那时的我渴望成功,确切的说是希望自己在高中学习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希望通过这本书,使看不到未来的自己,抓到一根稻草。可惜,欲速则不达。那时的我根本没能领会此书的用意。话说隔了六年后,在当当的网站上,又一不小心地买了新版的《靠自己去成功》,而此时的我正经历职业生涯的低谷,能与作者刘墉产生些许的共鸣。“自己去成长,自己去成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作者刘墉把这本书献给自己的女儿,同样也和读者分享他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态度以及一些成长之道。本书主要讲了他的女儿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事情,一共是36谈,有谈睡眠、谈出头、谈镇定、谈应变、谈独立、谈谨慎、谈师生……个人觉得每一谈都从生活这个活生生的教材里去体验,并分享了一些精辟的话,令人反思。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下面三个片段:

    1、关键字:活到老,学到老 人上人

毕业几年后,大家都会抱怨工作、生活、家庭,更多的人已经得过且过,不会去接受新的信息,而当一个人不断输出(output)能量,却没有输入(input),就会很无助,更多的是抱怨。而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位学长,他无意间说他毕业十年,精读了100本书。他是作家吗?他是不是能过目不忘?他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就像本书说的要做“人上人”。他不是天才,只是他知道不进则退,不断学习才能让自己保持与时俱进。鲁迅先生说时间是挤出来的。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些人浪费时间,有些人创造更多的时间。当你成为时间的有效利用者时,或许是你懂得抓住关键时刻(早晨、睡前),或许是你会一心二用,那么你就可以生活得游刃有余了。世界上也许没有什么天才,如果真有的话,那我喜欢这样的解释“天才好比一炉好火,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出什么,只有到了后半夜,才知道那仍然不断散发热力,温暖人间的是一炉成功的火。”已故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专注于古文字,精通12国语言;历史上的另一人物玄奘,在回唐后,致力于印度佛经的翻译。这些人物都用行动告诉我们时间有限,知识无涯。不管你是学生还是社会人,在人生的路上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吧。当你毕业了,不是代表着你的学习生涯结束,恰恰相反,生活才刚刚开始,生活才是一本活教材,才是你终身要学习的知识。保持勤奋一辈子受用。

    2、关键字:独立 成长 自然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就要尽量观察这个世界,欣赏它的美、认识它的奇妙。你认识得越多,生活愈充实。

    在西方国家,大学学生会在毕业的时候进行毕业旅行或者有些大学生会在寒暑假的时候旅行,社会实践,体验生活。近些年在中国也流行起来,叫间隔年(the gap year),即利用每年的假期走遍地球的各个角落。当中国的父母听到这样的想法一定会不支持甚至反对,或许还会说:“不好好学习,乱跑什么,到时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正因为中国的文化,在欧洲若看到背包客,几乎不可能是中国人。排名是这样的: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没有鼓励我们走出去,大部分人也是规规矩矩,殊不知其实是只井底之蛙。虽然古人早已说过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可是在成长的路上,何止人有走出去的冲力,任何一种生物都会想走出去。如果我是家长,我会支持我的孩子,“离家出走”一次。只有这样,他才能真正的独立,才能真正体会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I can eat everything. I can sleep everywhere. I can go everywhere. I am OK. No problem.”一名韩国大学生正骑着自行车在环球。当他经过中国福建泉州的时候,很开朗地这么说。能屈能伸,也是我们一生要去学习的。当你有机会背包,那就尽情地观察这个世界,体验“游牧方式”,独立地感悟生活,一定比待在温室的花儿们更坚强,生活更充实。电影《练习曲》中的一句话,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共勉!

    3、关键字:成长 人生 选择

    人生就像选择题,有多样性和可能性。在十字路口到底要选择什么呢?听自己的,听家长的?人生路,小心走。当你在父母面前大声说我已经成年,我能独立,不要再约束我时,那我们就来讨论下什么是独立。首先,对自己负责。其次,独立是真正的长大,不仅是年龄,更是有思想,有责任感的一种体现。最后,有自己的私生活,独自面对问题。这是作者刘墉的观点,我认同,并且这与我这学期的课程《哲学与人生》有些关联,不禁让我想到一些孩子在娱乐的时候喊着我要独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却六神无主,没有自己的主见,又不愿意咨询家长的意见,这时候就“独立”不起来了。怪不得家长根本不把孩子的独立当回事,就是瞎闹嘛。人总是要经历些事情,才能走出幼稚,变得成熟。依稀记得自己毕业的时候,因为自己的选择不够明智,心态不够好,一切“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最后就失业了。当外人在抱怨或者感叹时不济我时,我却不这么认为而是在心里默默地承受并且戏称为“潜伏”状态。当你换个角度,你会发现这段时间给你带来了财富,那就是我真正听到了内心的声音。If you can not run from him,face him!这就是生命的现实。当成长的路上又一次进行选择的时候,我笑了……吃一堑,长一智。人生如果只是一根平平的线,多没意思?一定要起起伏伏,有付出,有收获,才丰富。有赢有输才是人生!  

    其实,当你看完这本书,你会感慨:成功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成长才是一生的事情,或许这才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

    好好选书读,要知道读了一本坏书,也就浪费了能读一本好书的时间。遇到这本书真好,你愿意品读一下吗?

(作者简介:沈惠芬,女,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德育教师,校团委委员)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