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关于阅读李开复博士《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有感
邓垚垚    2013年1月16日    来源:德化陶瓷学院
 【字体: 关闭】 

最近通过团市委下发的通知,关于开展“青春年华沐书香”读书活动。为深入推动“跟党走、增才干、作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型共青团组织,营造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号召学生养成多看书,多读书的好习惯,大力推荐百本经典书目,供学生阅读。

作为班级团支书的我,我选读了李开复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本书是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经验,为帮助青年学子对于未来选择、探索成功奥秘、寻找通向成功的道路,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理念并给出具体行为的练习建议,让读者能够除了在理念上更能够在实践行为中提升自己,真正做到最好的自己。

以前我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然而,李开复的一本书则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自己,在工作学习中,坦然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力争达到最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停地审评别人,研究对手,却很少花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因此少不了迷失自我。李开复博士通过《做最好的自己》告诉了我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去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真做到严律于己,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的身边。

对于成功的定义, 文化传统和世俗因素导致了很多人片面地追求一元化的成功模式,使得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逐渐丧失自信和快乐,很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而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有其独特的特长和优势,我们可以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判断“该行为是否对社会、对他人或对自己有益,是否能让一个人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并由此获得最大的快乐,也就是说成功是要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也许我们信心满怀的开始了寻找成功的道路,在成功的道路上,快乐总是和磨难相伴,胜利也总是和失败接踵。那我们该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斗志,仍然奋发向上?此时,李开复博士在介绍“我们要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时提到了他亲身经历的两次“放弃”,其中之一讲的就是李开复博士在大学里改变专业。当他发现自己对政治和法律专业并无多大激情时,毅然转到了自己的最爱计算机专业科学。勇于放弃已经获得的东西并不是功亏一负,更不是半途而废,而是为了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失败是成功之母,他引领我们人生的正是勇气,勇气是我们挑战面前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

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我们勇往直前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兴业,在后面行为的讨论中,开复老师也具体的说到,关于宽容带来的人际对于个人成功的帮助;而胸怀往往表现在五个方面:务实、宽恕、自律、尊重、涵养。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我们需要具体地从行为角度逐渐实现多元化的成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不断地更新自己,保持前进的步伐,学习是终身的,学习的是方法,是思维,而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另外,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现代社会中,要想取得成功,还必须懂得和他人相处、学会团队合作沟通,才能实现让自己满意的奋斗目标。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好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同理心理解他人,得到他人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学会人际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真正实现共赢。

盖茨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你必须去适应它,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勇敢、快乐的生活,而不是等待这个世界来适应我们。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唯一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再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做最好的自己。

自己的路是彼岸,看得到脚下的坎坷;别人的路是彼岸,只看到远处的诗情画意。

李开复通过这本书提醒我们:要获得成功,首先要摆正心态,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成功的基础。在生活工作中要诚信待人,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和信任,努力做到言行如一、言出必行。

除此之外,人生态度包括勇气、自信,同心理,胸怀,自省,积极,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行为手段是实现价值观的途径,发现兴趣和追求理想是行为手段的源动力,一个人只有拥有理想才能在人生目标的指引下果断的做出人生中的决定,沿着自己的成功之路稳步前行。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