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池店镇位于晋江北端,与泉州中心城区衔接,是晋江融入泉州环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团委下属各团组织102个(包含非公企业团组织)、非公企业青年中心1个、青年志愿服务总队1支,共有户籍青年11700多人、外来青年75000多人、户籍团员7872人。作为福建省首批乡镇团组织格局创新试点之一,池店镇不断深化大团委建设,增配编制外团干部,增设新型团组织,加强工作力量,延长工作手臂,丰富工作内涵,在“跟党走、增才干、作奉献”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创新实施“五四三”工作方法,进一步推进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努力使团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 键 词:
五措施 四制度 三坚持 组织格局创新
一、强化“五大措施”,多管齐下抓团建
加强组织领导,以“五抓”为切入点,进一步巩固团组织格局创新成果。一是抓布局。成立以镇团委负责人为组长,团委副书记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镇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方案,二是抓宣传。通过《晋江经济报》、《晋江要讯》、晋江青年网站、《池店要讯—团建专刊》等媒体,注重舆论抓宣传;三是抓队伍。加强对新的班子成员进行培训指导,提升团干队伍业务素养及工作能力,通过严格实绩考核抓队伍;四是抓典型。对首批确定的茂厝小学、池店中学、冠达星公司、池店工商所等10家不同类别的典型培育试点单位进行深入的跟踪培育,指派一名挂钩联系领导,实行“一帮一”、“一带一”、“一抓一”制度,重点跟踪培育抓典型;五是抓常规。通过开展“组建青年突击队”、“成立青年艺术团”等活动,深入企业,实施工团联建,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创建团支部,2012年新增14家。
二、完善“四项制度”,建章立制抓落实
进一步健全工作制度,加强创新管理,落实责任分工,促进团建工作落实到位。一是目标 考核制度。根据不同界别、专长、业务全面量化、具体分工团建工作,落实到各新班子成员身上,实行目标责任制考评,按季度通报完成情况;二是亮点培育制度。结合各团委副书记分管的业务工作,立足本职,每位团委副书记分别找准、筹备、培育1-2个工作亮点,强化团建创新工作;三是挂钩联系制度。各挂钩联系班子成员,每个季度至少走访一次所挂钩的团组织,了解、帮助所挂钩的团组织解决一些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指导其开展各项团建工作;四是工作例会制度。按季度召开镇团委扩大会议,总结本季度团建工作,研究下季度团建工作,各副书记、委员汇报所分管、负责或所挂钩联系的工作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
三、确保“三个坚持”,创先争优显成效
结合中心工作开展“跟党走、增才干、作奉献”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活动载体建设。一是坚持在项目建设中创先争优。结合党政中心任务及晋江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实年”、“三产跃升年”等工作部署,成立“池店镇重点项目青年突击队”,号召全镇团员青年用实际行动参与到滨江组团、城北组团、池店南片区、南迎宾大道拓改工程等组团建设中去,联合志愿者服务队伍,主动为困难的动迁对象送温暖、排忧难、谋福利,争取动迁群众的信任,有力推进动迁工作。二是坚持在理论教导中育人塑源。以“世界晋江同乡恳亲暨爱心城市公益活动”、“撤县建市20周年”为契机,用“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晋江精神”鼓舞池店青年,灵活多样地举办各界青年恳谈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弘扬青年文化、凝聚青年力量,助推经济社会建设。三是坚持在实践活动中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发挥安踏青年中心作用,服务广大企业青年;成立并深化“青年艺术团”建设,推动青年文化“四进”、拓展青年文化传播幅度;举办24个行政村青年篮球赛、镇机关青年八十分比赛、拔河赛、文艺宴会等青年喜爱的文娱活动;探索建立镇团委委员与贫困山区儿童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定期捐赠图书、衣服等物资;联合镇安办、镇消防中队为中小学团员、少先队员举行消防演练观摩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