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宝盖镇团委紧紧围绕“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发展战略,认真探索团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导向鲜明、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并总结出“124”工作机制。“124”工作机制是指实现一个工作目标,依托两支队伍、四大载体开展活动,引导机关干部更好地跟党走,更快地增才干,更多地作奉献,真正打造一支“勇担责任、充满激情、注重实干”的高素质共青团干部队伍。
关 键 词:
“124”工作机制 党团联创
一、实现一个目标
围绕努力打造一支勇担责任、充满激情、注重实干的高素质共青团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党团联创”方针,在党委的领导下,选准配强基层团的班子。在工作中引导干部深刻把握社会机理,充分借助市场、行政的力量,依托辖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会组织等各方面资源,创新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团干部讲究工作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把团建工作目标科学设置为可操作的项目,进行目标量化、任务分解、组织实施。鼓励基层团干部注重活动思路创新、项目创新、实践创新,使团的工作不断拓展深度和广度。力求通过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活动,提高团干部综合素质和团的工作水平。
二、建好两支队伍
注重村居和企业团干部这两支队伍的建设,为活动开展和取得实效提供人才保证。 ⒈注重培养农村团支部带头人,同时为党组织储备、输送优秀人才。在镇党委的帮助指导下,依托基层团支部换届选举,选贤举能,将有学识、懂技术、肯实干、会创新的团员青年吸收进基层团支部担任书记和副书记。20个村(社区)团支部中,除了选举优秀的青年村干部为书记外,都将配备一名村务专职工作者或选聘生担任支部副书记,并力争使团干部、大学生村官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委员。
⒉注重创新企业团干部队伍建设,公推直选产生企业团干部。宝盖镇辖区内有两个工业园区,企业和建设项目众多,是石狮的城市新区,“两新”组织青年的力量不可忽视。推动辖区内非公企业团组织采取公开演讲竞选的方式,通过“公推直选”,让青年团员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团组织书记、委员,开创宝盖镇非公团建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认真探索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注重拓展团组织覆盖面,力求凡符合建团条件的石狮青商会员企业100%建团,并及时推选出团组织负责人,进一步强化企业团组织队伍建设,力争达标创优。
三、打造四大载体
⒈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为载体,拓宽思想交流渠道。引导辖区内村(社区)团支部和非公企业团组织开通微博,通过网络媒体展现新时期青年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在微博设立思想学习模块,上传《中国共青团章程》、《团员手册》等相关学习资料;设立讨论活动模块,开展共青团工作大讨论等微博竞赛活动;设立工作模块,交流或通报各团支部日常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网络建设,创新性地为团员提供学习资料,充分展示了团员干部的风采,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团员青年,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⒉以“农家书屋、企业图书室”为载体,加强团员青年学习。镇团委利用“农家书屋、企业图书室”等活动场所,定期开展学习兴趣小组活动,为团员青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阵地保障。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青春年华沐书香”读书活动、力求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团员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立足实际,努力拼搏,为团旗增辉。 ⒊以“文体活动”为载体,丰富青年文娱生活。联合多家非公企业团组织策划开展节日文艺晚会,定期举行基层团建创新之"质量石狮·人才强企"青年成长服务系列培训讲座,每年组织开展宝盖镇村级篮球友谊赛,丰富青年生活,提高青年满意度。 ⒋以“基层团建服务中心”为载体,在全镇广泛开展“重服务、作奉献、我成长”活动。全面推动各基层团组织设立团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工作。引导辖区青年聚集的村(社区)、工业区、学校建立了“新石狮少年”服务中心,并主动开展服务活动。协同闽南理工学院团委每周到各个企业宿舍为园区工人的孩子们义务支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