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浮桥街道有团支部34个,其中社区团支部10个,非公团支部21个,团员近4600人。针对辖区团员较多、涉及领域较多的特点,浮桥街道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组织格局创新为抓手,以干部配备为主线,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团建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实施“5+3”工作法,把团组织建设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
关 键 词:
团组织格局创新 “5+3”工作法
浮桥街道团工委以“更好地跟党走,更快地增才干,更多地作奉献”为总体目标,学习借鉴“168”机制中的“六步工作法”,着力推行“5+3”工作法——“五共五定”和“三创”工作法,健全完善街道团工委工作运行机制。
一、抓“五共五定”,强化组织凝聚力
⒈意见共询,定目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后,浮桥街道团工委按照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四项基本职能的要求,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青年实际需求,科学设计街道和基层团组织的工作菜单。在工作菜单的总体框架下,由浮桥街道团工委牵头,采取召开团员代表大会或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通过编制内外团干所联系的不同青年群体共同广泛征求青年意见,确定年度工作目标。 ⒉例会共议,定项目。浮桥街道团工委不断健全工作例会制度,组织班子成员共同商议确定年度目标责任和决定重大事项。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工作推进情况,协商解决各类问题,研究阶段性工作。立足本地实际情况,围绕工作目标,抓住多数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若干个工作项目,在就业创业、学习成才、交友婚恋、文体娱乐等方面扎实开展服务青年的工作。 ⒊分工共明,定承诺。浮桥街道团工委通过强化内部分工协作,明确专兼职团干部职责,提高团组织运转效率。一方面,根据委员的个人特点确定委员的工作分工,明确每个项目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引导委员既能发挥特长又能相互协作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公开栏、网络、手机短信等载体,对确定的工作项目、责任人向青年群众公开做出承诺,使委员的工作接受青年监督。通过分工协作、公开承诺,形成全体委员经常性联系青年、共同推进工作的合力。 ⒋活动共促,定落实。浮桥街道团工委按照以“整合促联合,联合促团结,团结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组织格局创新后班子成员各自所联系的资源优势,整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工作项目的落实。特别加强城乡基层团建资源整合,普遍推行乡镇机关、企事业、学校团组织与农村团组织结对帮扶,充分借助乡镇企业和事业单位内部文化活动场馆和设施等阵地,挖掘有专业特长的各类人才资源,力争做到团组织活动有阵地、有人才、有资源、有效果,推动城乡基层团组织互促互进、协同发展。 ⒌成效共评、定奖惩。浮桥街道团工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团员青年广泛参与的乡镇、街道团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年终述职、委员互评、领导点评、团员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团的工作绩效,划分和评定考核等次,并将考核结果报街道党工委。考评结果作为兑现奖惩的重要依据,与年度绩效及专项表彰挂钩。
二、推“三创工程”,凝聚青年战斗力
⒈服务发展,把“创业”作为第一责任。以服务企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引导青年开展“创业”服务。一是牢固树立“青年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着力构建促进科学发展的青年工作体系,始终把团组织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谋划和推进,切实把团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在增强青年能力、夯实基层基础中出生产力。二是结合青年干部“3+1”实绩评价制度,通过在招商选资、重点项目等各项街道中心工作的考核成绩,选拔任用服务发展不怕艰苦、有实绩的青年,树立良好用人导向,着力提升青年抓发展、促发展的能力,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有力服务“二次创业”。 ⒉典型示范,把“创建”作为第一引擎。一是品牌带动,推动青年工作核心竞争力。以团的建设为载体,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亮点意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辖区团员在征地拆迁、综治维稳、环境整治、制止“两违”等工作中走前列。二是狠抓落实,实现青年工作科学发展。注重打牢思想基础,在转变作风中抓落实,培养青年干部务实、严谨之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把每件事情做细、做深、做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任务。三是打造队伍,盘活青年工作源头活水。以打造过硬队伍为目标,重点抓好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注重在完善机制中抓落实,积极探索建立调研、反馈、整改、责任分解和监督检查制度,实现抓落实的终极目标。着力推动团组织自身建设的科学发展,努力建立一支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勤于工作、善于落实的干部队伍。 ⒊转变思路,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以团组织创新为抓手,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一是注重培养青年干部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意识,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完善学习阵地、创新教育形式,加强团组织宣传阵地建设。二是通过开展“二次创业与青年责任”、“创业团队心动力”等活动,积极引导团组织破除“就青年组织工作抓青年组织工作”的思维定势。三是紧紧围绕青年工作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实施创新项目化管理办法、建立走访约谈基层创新项目等制度,加大团组织创新工作管理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