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详细信息
团市委提前超额完成“两新”组织团建和“达标创优”任务
    2012年10月17日    来源:
 【字体: 关闭】 
    今年,泉州团市委大胆创新、狠抓落实,在层层联动、因企制宜、创新模式、保质保量四个方面上下功夫,全力推进 “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成效显著。截止9月底,泉州新建两新组织670家,提前超额完成团中央、团省委下达的650家工作任务。
  团市委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形成党团共建机制,主动争取党委支持和指导,把“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非公团建工作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建立目标责任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挂钩联系督导,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健全信息制度,及时把上级要求及有关精神贯彻落实到各级团组织中去,并发现和总结好经验、好典型,并全市推广。
   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团市委坚持积极探索“区域覆盖、社团推动、建联挂靠”的团建模式,大力培育各类青年社团组织,对于暂时不具备建团条件的企业,积极培育和组建企业青年中心、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各类青年兴趣小组,以社团介入开展青年工作,创造条件适时建立团组织,形成“基层团组织+青年中心(青年社团)”的团建模式;灵活设置企业团组织,积极探索“建、联、挂、靠、派、统、跨、升”等组织设置方法,形成独立组建、乡企(村企)联建、片区组建、行业组建、跨区组建、工团联建等6种较为合理的团组织设置模式,进一步扩大企业团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企业团组织作用得到巩固和加强。
  各级团组织采取“企业选拔、挂派结合”的办法,努力把思想政治素质较好、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够扎实工作、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优秀青年党团员选配到非公有制企业团干部队伍中来,并将非公企业团组织负责人纳入乡镇、街道团委领导班子。同时,积极指导企业公推直选团干部,把团干部竞争机制引入非公企业,采用民主推荐、公推竞选、直选等方式,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干部选拔渠道,确保团工作的连续性。
  在非公企业“建团”覆盖面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团市委通过全面开展“达标创优”工作,提升“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水平。工作推进过程中,泉州团市委采取 “六个一”活动、发放团建工作袋等举措,确保“两新”组织“达标创优” 取得成效。目前,在2010年以来新建团的4060家非公企业中,达标非公团组织3672家,达标率90.4%,并创建74家优秀非公企业团组织先进典型。
县县上网
专题链接
              

2010@-共青团泉州市委版权所有
地址:泉州市东海行政中心交通科研楼四层 电话:0595-22199721 E-mail:qz22199721@163.com
备案号:闽ICP备08000530号